有努力,不为难;闪光点,要发掘_心得体会_多闻作文网

有努力,不为难;闪光点,要发掘

  有努力,不为难;
 
  闪光点,要发掘
 
  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你要怎么办?
 
  你要爱他、爱他、爱他!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在这本著作中,他以给中小学教师一百条建议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用生动的故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佐以深入浅出、通顺流畅的文字,为中小学一线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操作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例证。
 
  在这100个教育问题的分析中,我关注到,其中有三个问题都是以“后进生”(差生)为主题的。它们分别是第6篇“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第78篇“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第96篇“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这里涉及到三个近义且不尽相同的概念:后进生、差生、最差的学生。什么是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直接给出定义,但他用具体的事实描述出了后进生的特点: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要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两三倍;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对此我的理解是,后进生还能“进”,只是他们的“进”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性,单位时间内收获的知识也远远少于普通学生。至于“差生”这个概念,苏氏同样没有直接定义,他以一个学生的具体事例来向读者展示:一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单个的字母拼成音节并且朗读出来,而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个字母跟另一个字母分辨开来;同学们只要把一首关于美丽的冬天的短诗用心地听两三遍就能记住,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么差生,似乎比后进生更加困难一些,他们在认知方面存在缺陷。不同于后进生掌握知识的“慢”,他们大概就是“永远不能”了。在“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这个问题上,苏氏对“差”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发展上落后于正常情况”“处于智力落后的边缘”。
 
  
  苏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研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任何一个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是绕不过“后进生”和“差生”的。他们人数不多,但会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他们让我们上火,让我们无奈,又让我们同情。我曾经读过一些“天方夜谭”,某一个老师因为某一件事甚至某一句话就让一个差生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成绩优异甚至是全班第一的学生……如果这样的故事是真的,那么这个学生本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差生,只是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罢了。
 
  苏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帮扶是持续的,是不断动脑筋,不停地尝试不同方式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效果呢,他给出了真实且在我们看来有些残忍的数据:后进生费佳在读完七年级后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成为了一名机床调整技师。差生巴甫里克进入了农业学院,成为了农技师,在国有农场工作。苏氏根据调查的107名差生中,只有13人最终受到了高等教育。这一系列数据似乎并不那么理想,但却给了我最真实的感受(有一种“这才是现实”的感觉),也在一定成熟上给了我“解脱”。我开始问自己,要培养后进生和差生的时候,我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把他们变成普通学生甚至成绩好的学生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苏氏给了我答案: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这让我想起了张中祥主任的一句话,“对于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你要怎么办?你要爱他、爱他、爱他!”
 
  我们要看到后进生和差生的努力,不要为难他们,不要把不适合他们的道路和模式硬生生地往他们身上安,从而让他们无时不刻不遭遇挫折和失败,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沮丧和挫败。我们有义务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苏氏发现费佳对“创造性劳动”有极大兴趣,加以引导,最终把他培养成为一名能够自食其力的高级技师;“思维迟钝”的巴甫里克在苏氏花了3年多时间的观察和帮助后,被发现是一个“智慧表现在手指尖上”的学生。他最终完成了中学学业,拥有一技之长,走入社会,自食其力。
 
  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和时代的发展,苏氏教育和培养后进生和差生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照搬照抄了,也未必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但在这里,重要的并不是他的方式,而是他对待后进生和差生的态度。他从不歧视他们,更不期望硬生生地“改造他们”。他格局大、站位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细心持续关注着这些特殊的学生,不停地为他们想办法,时刻维护他们的尊严。
 
  “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撒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长成幼苗。这件工作还要求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耕耘的人,为每一颗种子找到适合他们的土壤。橘生淮南,自在生长。
 
  关于作者
 
  马文娟
 
  武汉大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
 
  获奖经历
 
  “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东湖开发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楚派名师”观摩课
 
  “电子书包”项目验收课
 
  东湖开发区“长飞教师奖”
 
  中华书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教师”
 
  论文《远程教学:技术支持和汉语教学策略》发表在“第八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
 
  教学追求
 
  求新求实,求同存异,“语不惊人死不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