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读书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朱永新曾这样评价苏霍姆林斯基:纵观中外教育史,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位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既拥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又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与坚持,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探索的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界的巨擘,他的很多观点颇具建设性和指导性,具有常读常新的特点。暑假翻开这一本书,我从中读出了几点感悟。
 
  #01
 
  一、学好“热忱”这一课
 
  “热忱”最初可能是一腔孤勇、一轮前行的明月,但是它绝不仅仅止于此。借用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那么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亦是如此,在不断地尝试、等待、努力的过程中一次次去磨练自己的能力和心性,尽管在这其中饱含心酸,但是依然相信教育的本质,依然对教育满怀希望,依然热爱每一堂课,欣赏每一个孩子。热忱,需要热爱,更需要智慧和坚持。
 
  在我短暂的这一年职业生涯中,我也有过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深思,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如何得到提升,在用尽了各种办法并且自己也精疲力尽的情况下,我该何去何从?后来,我意识到我自己只是陷入了这样的思维怪圈。当我第二天调整好状态,充满激情去上课时,之前的那种负面情绪又都一扫而空,每一个学生都如此可爱。我发现,我依旧对每堂课充满期待,希望在课堂上能够迸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学生的一点点进步于我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我还是如此盼望看到他们一步步走向成长,我依旧醉心于与文字交流的瞬间。
 
  #02
 
  二、释放善意
 
  苏霍姆林斯基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学校的使命以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人而斗争,克服消极影响,并扩大积极影响。而人往往又是最复杂与最简单、最顽强与最脆弱并存的。教师如何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界限,这是需要非常注意的。与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也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育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最能打动心灵的往往就是教师最真诚的善意和爱。换句话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所做的事情是否蕴藏着情感的温度,本着全心为他们的成长奠基的目标他们都能够察觉到,所以释放善意、温暖是教育的底色。
 
  #03
 
  三、长久的阅读是学生和老师所必需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解答教师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时提出长久的阅读能够助力教师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他更认为学困生其实并非只是让他们完成基础的读读背背,更要扩大阅读面。
 
  对于教师而言,阅读能够为日常工作注入思想的河流,我们日常在备课的工作中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课的内容,为这一课如何设计出花样而殚精竭虑,这样很容易短视并且浪费时间。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么我们的思维会更活跃,更容易将现在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打开思路,提升工作效率,也会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深度。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里认为学困生就只要完成基础的读背知识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为什么他们会在学习上有困难,而在完成了日复一日的基础知识后为什么没有任何的长进呢?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如下回答:“阅读教会他思考,而思考则会激发智力。书籍和由书籍所激发的鲜活思想,是预防死记硬背这种阻碍理智的大敌的最有力手段。”任何一个学生都值得或应该去阅读,日常学习与阅读并非是割裂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许我们目光应该更长远一些。
 
  他人的建议能够产生为我们拨开迷雾的效果,让我们茅塞顿开,但是也需要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一套自己科学工作方法。时刻谨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敬畏之心,认真严谨对待每一天,呵护每一个心灵。
 
  关于作者
 
  王韵
 
  2021年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光谷第一初级中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是与语文学习已相伴了二十多年。语文前行之路花香四溢,我愿与众多优秀前辈一同耕耘在语文教学这片热土上,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开疆拓土。
 
  刘行知语文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