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节日。
 
  2019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立于窗前,仰望天空,群星闪耀。再有几个小时就是新年了,所以这星夜显得更格外明亮。
 
  有人说,活在当下,要懂得珍惜,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幸运和灾难哪一个会最先到来。
 
  新年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它就像一块巨石,砸乱了我们原本平静快乐的生活。瞬息间,电视里、手机里、微信朋友圈里,铺天盖地“逆行者”消息图片,占据了我们大脑的所有缝隙。
 
  我的同学郭玮就是最早“逆行者”中的一员。
 
  郭玮是一位延安姑娘,也是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986医院呼吸科护士长。作为一名有着超过20年兵龄的医疗战线老兵,面对疫情的严重,面对疫区的求助,她放弃了假期,放弃了回延安探望父母,放弃了陪伴女儿,更放弃了安危。除夕当天,就在出征武汉的请战书上签了名,当仁不让的冲向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看到记者采访她的视频,她的额头、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真是又佩服又怜惜。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的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钟南山,年过六旬时他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依然不惧疫情,又战斗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84岁的他,几乎是个神一般的存在,钟老笑了,大家跟着笑;钟老流泪了,大家跟着流泪……
 
  我们以为医护就是输液、拔针、换药,可此时的她们除了这些外,还要给患者送饭、喂饭、翻身、整理床铺,心理疏导,甚至打扫排泄物。女儿发给她的唱歌视频里,称她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啊,郭玮无疑是夜空中耀眼的一颗星!那些手被消毒水漂到发白起皱的、毅然剪去秀发的、决然推迟婚期的医护人员,又何尝不是夜空里的那一颗明星呢?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星,才让我们头顶的那片夜空那样的璀璨明亮。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因有人需要,他们才牺牲自己成为英雄。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当我们因疫情宅在家不能出门而抱怨时,却有一些人因为疫情一时半会回不了家,还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坚守到付出生命......
 
  李文亮医生走了!
 
  重症室里穷尽一切的抢救,网上无数网友的牵挂,家里所有家人、亲朋好友的祈祷,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年仅34岁的年轻生命。
 
  是啊,在这次疫情中,那些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些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那些默默捐钱捐物的人们,很多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很多人,我们未曾看到他们的脸,但我们清楚地确定,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最可爱可敬的人!这次疫情,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什么是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速度、中国精神!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群勇敢而坚定的普通人,是那天空里的一颗星;义无反顾的医护人员,是那天空里的一颗星;昼夜坚守的公安民警,是那天空里的一颗星;轮班上岗的一线生产者,是那天空里的一颗星;封闭管理的街道社区工作者,是那天空里的一颗星;那些从清晨到深夜穿梭于凄清街道间的黄马甲,绿马甲;那些从后方保障一线水电暖,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后勤;那些手拿话筒,肩扛摄像机记者;那些大企业,在最短的时间改设备、画图纸、出产品,甚至霸气回复“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他们都是夜空里最明亮的星。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
 
  大地回春
 
  就在不远的明天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待到樱花烂漫时
 
  我们热情相拥
 
  走过去
 
  生命像花一样开放
 
  走下去
 
  星光满天空
 
  微光成炬定能穿透雾霾
 
  我们
 
  向光前行必将走出黑暗
 
  作者简介:
 
  刘赛莉,毕业于延安大学,就职于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延安市中学语文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阅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