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弓的自我修养 ——《教育常识》读后随笔

  前言
 
  请输入标题
 
  01
 
  不知不觉,已是我教师生涯的第十个年头。这些年忙忙碌碌,仿佛被繁琐的日常教学禁锢于三尺讲台与一方办公桌。可怖的是我既缺乏前辈们丰厚的教学经验与时光沉淀后的睿智,也不再有新老师们初入职场的憧憬与干劲,有限的好学之心也倾注于参加一些语文教学相关的培训。午夜梦回之际,偶尔也会惶恐——如此这般,是否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终不接世”?
 
  所以在分享读书感悟之前,我想由衷地感谢刘老师布置的这份“暑假作业”。静下心读书,犹如给土壤施肥,身为教师只有肥沃了自身,才能使他人丰沛起来。
 
  这本名为《教育常识》的书,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或许其中不少我们早有所知,甚至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理论,但当我一页一页读来,仍有一些新的感悟:
 
  一个根源
 
  请输入标题
 
  01
 
  “人性常识是教育的根源”:例如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儿童的生长自有节律,人始终是未完成的……这些常识我们并非不知,而在成为老师以后,尤其是成为老师的年限渐长以后,我们往往会忽略这样的常识。
 
  去年一位明星在节目中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名言引起网络群嘲,这种“霸道总裁”附体的语言和逻辑是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个体都会本能性反感的。然而反思我们自己,是否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用类似的语言和逻辑与学生对话?是否急于“教育”他们,而不是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内心、用他们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我曾教过一名非常调皮的小朋友,他的活泼好动给我惹了不少麻烦。有一天午休时,他偷偷溜了出去,从学校的楼梯往下滚,控制好力度与速度,从上往下,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滚得不亦乐乎。当他滚到最后一个台阶,猛然抬头发现我站在楼梯边,以光速立正站好,还礼貌地对我鞠了一躬,却换来我无情的怒目与批评。后来,我将这只小皮猴的故事讲给朋友们听,他们纷纷说这个孩子好有趣,很会玩啊,我才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反而忽视了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以固有的眼光去评价学生。
 
  “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是我不知道。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
 
  一个目的
 
  请输入标题
 
  01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把学生送进高中?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还是教育他们成为善良正直的人?
 
  这本书的答案是——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开掘幸福之源。不是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找到了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自己具有发现知识、捕捉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源泉,才是真正的力量,应当教会学生拥有“好奇、乐趣、方法、能力和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难免在复杂和繁琐的教育评价系统中短暂地迷茫甚至迷失,太过看重学生学习的所谓“结果”,把问题简单的归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鼓励他们对学科充满新奇和探求欲,把学习的过程视作探索与进步的路途,教会他们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和习惯?
 
  生存竞争日益激烈,谁越主动、越自觉,谁拥有的生长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就越大。为社会培养这样的人,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即“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一个立场
 
  请输入标题
 
  01
 
  世界上的教育立场千千万万,而“学生立场”是教育的第一立场。
 
  这个道理,相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懂,然而我们常常不自知地忘记了这个立场,步入误区。
 
  一种误区是“以学生为中心”,过于迷信所谓“西方式教育”,给了学生过多自主空间,看似非常开明、宽宏大量,实则放任学生自流。
 
  另一种误区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忽视甚至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比如我们备课时常常乐此不彼地去查阅许多资料,却忽略了思考自己的学生到底需要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
 
  我们常常调侃“这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其实这句话很值得思考——每一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积累有差异、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各有特色。唯有站在学生的立场,站在每一个学生的立场去进行教育工作,将教育目标作为一个变量,才能真正做到发现学生的需要、满足和提升他们的需要。
 
  我们都听过这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然而当我们将教育付诸实践,又往往将教育当作了培训。想想我有多少节课急于让孩子们掌握知识本身、急于让他们掌握答题技巧,这都称不上是教育,充其量只是一种语文培训罢了。
 
  一种方法
 
  请输入标题
 
  01
 
  书中提到“儿童的生长需要,不仅需要满足,更需要提升”,忽略这个常识的我们便会以固有的眼光对孩子进行教育。
 
  例如,我们总会责备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离不开手机呢?为什么习惯于从网略上找答案而非借助工具书呢?然而我们自己又有谁能一整天都不使用电子产品?世界在改变,孩子当然也与时俱进地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当加快改变的步伐。
 
  一味地“堵”,告诉他们“不能”“不要”“不许”,注定无法得到他们的认可与信任;恰当的“疏”,或许更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书中的一个例子令我印象颇深:电视台播放了一段少儿不宜的节目,学校把这段节目播放给全体学生看,并组织讨论:这种节目该不该在电视上播放?表演者的行为是否妥当?这样的教育教给学生的不是规则,而是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能力。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少年时期的一位老师,当时少男少女初生爱的萌芽,暧昧懵懂又羞于启齿。唯有这位年轻的数学老师,大方地与我们谈论男女之间的爱恋是多么正常又是多么可贵,她的一席话影响了我一整个少女时代:她说,每个人的情感如同一杯水,是有限的,如果太早倒了出来,今后遇到更合适的人就没有水可倒了。
 
  多么睿智的老师呀,合适的教育方法是打开孩子们心灵与未来的一把金钥匙。
 
  写在结尾
 
  请输入标题
 
  01
 
  我很喜欢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今天我也试着写下一首《论学生》--
 
  我们的学生,都不是我们的学生,
 
  乃是“知识”为自己所渴望的求知者。
 
  我们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感知生命以及探索世界,
 
  我们与他们一同寻找答案,
 
  却不是将答案告诉他们。
 
  我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我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我们是弓,我们的学生是从弦上发出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我们引满,
 
  使他们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我们在射手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作者简介
 
  请输入标题
 
  01
 
  韩茹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任光谷第八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获奖情况:
 
  论文和案例曾获得省级三等奖、区级三等奖。
 
  课例曾获“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东湖高新区教学信息化大赛”区级优秀奖。
 
  教育追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文字丨韩茹冰
 
  编辑丨韩茹冰
 
  审核丨刘行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