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们,今天受到了表彰

  今天看了抗疫英雄的表彰大会,最近又恰好在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触良多。
 
  古有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后来又有范仲淹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文正公有如此的济世情怀源于他的出身。有文字资料记载: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身卑微的人,因尝过太多人间冷暖,更能活出善良与感恩的品质。
 
  皇祐二年,范仲淹贬知杭州,他考虑到苏州老家范氏一族中还有不少贫困百姓需要救济,便拿出自己的俸禄购买了10多顷土地捐赠给老家范氏,用得来的地租帮扶同族之中的贫困户。这便是“有我一口饭,就有你一口饭”的义田制度。
 
  除此之外,范仲淹在教育上也开创了“我能读书,你也能读书”的义学制度。凡是范氏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的,补贴十贯,再次考试的,补贴五贯,领了补贴不去考试的,追回补贴。在学员奖励方面,中举人或者补入太学的学生可以领奖励五十千文,能进入省试的,奖励一百千文,考中贡士的,追加奖励金额。这些福利极大地激励了范氏子弟的学习欲望。
 
  他常说:“自祖宗者,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亦何颜入家庙乎?”
 
  可是,这样为国为民的范仲淹,最后的结局是“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以奉丧”。
 
  范文正公的忧乐观,让我想到当代,这些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国有难,召必回”“宁可负自己,不能负人民”。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国意识的民族,每个中国人,在疫情期间的同心协力,才换来严冬之后的暖春。
 
  当我看到李文亮医生微博下上百万的评论时;当我听到钟南山院士说中国人,什么都压不倒时;当我看到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蹒跚走进人民大会堂时,我便相信,每个时代都有范仲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