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课”痴狂不离不弃——读《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有感

  为“课”痴狂不离不弃
 
  ——读《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有感
 
  读完张祖庆老师的新书《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掩卷遐思,突然想到张岱的名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张老师的癖好是上语文课,一上就是三十年。他为“课”痴狂,不离不弃,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
 
  仿课——先模仿,再创新
 
  1.仿于永正老师
 
  1990年前后,于永正先生的交际作文,在《小学教学》上连载,张祖庆老师便在自己班级一篇一篇地模仿。有仿得像的,也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每次上课前,张老师都要努力抄一到两遍课堂实录,再把课堂实录压缩成教学设计,把每一个环节要点,写在书上,把一些画龙点睛的评价语,抄在书上。遇到模仿砸了,便进行“复盘”,琢磨究竟是哪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于是,张老师找机会再上一遍;一遍不行,再上一遍。
 
  2.仿贾志敏老师
 
  1993年,贾志敏老师教作文的视频,火遍大江南北。贾老师能够在一瞬间听出学习习作的语病,并能在瞬间给出修改建议,出神入化,让人佩服不已。
 
  张老师找来贾老师的所有教学录像和他的作文实录,一节一节看,一节一节仿,仿得越来越像。
 
  3.仿支玉恒老师
 
  第一阶段,“形似”阶段,仿得惟妙惟肖。
 
  第二阶段,“神似”阶段,研究课堂对话艺术。
 
  第三阶段,模仿名师的人格:把人做好,课也许慢慢变得更好。
 
  感悟:仿课阶段,张老师下足了功夫,一篇一篇模仿,一遍一遍抄写,一课一课反思......这些看似“笨拙”的方法,正是我们年轻老师需要学习的。不管是上课,还是写文章,先模仿优秀的范例,掌握基本的方法,再融会贯通,巧妙重组。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积累,何来创新?
 
  磨课——功夫在课外
 
  王崧舟老师打磨《二泉映月》,三次教学,截然不同。
 
  于永正先生说,与其花更多的时间磨课,不如更多地磨自己——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支玉恒老师说,课文中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文本的个性。抓住了文本的个性,也就抓住了这一课的魂。
 
  张祖庆老师说,与其“磨你千遍不厌倦”,不如多读经典的书籍,用心栽培自己,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才是教师最大的“磨砺”。
 
  张老师所谓的“功夫在课外”:对教材系统梳理,对学生深入研究,对课堂精准把握,对学科深刻理解。一生都在备一节课,一生都在上一节课。
 
  感悟:只有读了大量的书籍的语文老师,才有文本细读的功夫。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这两年,我读了很多“闲”书,现在每次上课都独特的想法,第一课时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带领学习作者的写法,学以致用。其实,我的每一节阅读课,都是作文指导课。
 
  评课——评课,就是评自己
 
  1990年,张老师第一次在大庭广众前评课。教研会前两三个星期,张老师开始着手准备评课稿。他找来跟这个主题相关的系列文章,一篇篇阅读,一段段摘抄,相关文字整整抄了一个备课本,积累了很多案例和策略。在此基础上,试着写了3000多字的评课框架。
 
  听课时,直接把教学环节记录在几张小纸条上,再把小纸条粘贴在事先写好的评课稿里。第一次评课,让张老师有了在全县教师前上课的机会。
 
  1992年,温岭教育局组织评课比赛,张老师得了第一名。
 
  惊喜的背后,是200%的努力。张老师花了一个月时间,收集了大量评课资料,把某几位名家的课当做例子,试着评课,评完后,再与相关评课作对比,寻找自己的不足。“发现亮点——提出建议——大胆重构”这是张老师评课的基本思路。所谓惊喜,其实是努力到无能为力之后的水到渠成。
 
  感悟:有些年轻的语文老师不太会上课,主要是上课的思路不清晰,不懂得取舍。我有幸成为刘婷婷老师的“师傅”,上周,在给刘老师评课时,不光给她提了一些建议,更是大胆帮她重构教学设计。评课,就是评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上这节课,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别人呢?
 
  败课——也是成功之课
 
  十几年前,张老师上《将相和》,在仿与不仿间反复纠结。课堂上,老师在梦游,学生也在梦游。回到家,张老师好几天不开心,他反思,上公开课前,一定要有独特的发现,否则,就会活在别人的阴影中。找到自己,上出自己,成为自己,才能演绎让自己满意的课。
 
  2010年,张老师完《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没有预习,临时拼凑的各个年级的学生,张老师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导自演,自我解嘲。原本80分钟的课,只上了42分钟。
 
  张老师反思,心里只有自己,把展示自己的精彩当做唯一的目标,不愿意改教学设计,最终只能迷失自己。“以生为本”不能只是口号,必须在行动中落实。
 
  感悟:失败是成功之母。课堂上没有“常胜将军”。我自己也有上失败的课,失败不可怕,一定要及时反思、总结教训,力争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算“虽败犹荣”吧。
 
  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曾忠告年轻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如果我们上课时,能和张老师一样细心准备,反复琢磨,我们也会在课堂中找到别人体会不到的乐趣。我们也能做到为“课”痴狂,不离不弃。
 
  如果把工作当乐趣,那人间就是天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