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我这样做
渭南市三贤中学李小宁
举国战“疫”,全民攻坚。特殊时期,为了解决“停课不停学”问题,在《临渭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网络教学基本要求》的原则下,结合我校教研会议精神,作为一名高一语文教师,我是这样做的:
一.调整教学内容,适应疫情攻坚。
开学时间已来临,教学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在高一教研组视频会议中,我提出从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诗歌单元开始授课,随后根据疫情变化来决定后面授课的内容,第二单元上完之后接下来是第三单元的文言文教学,再接下来是表达交流。这样做的原因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
首先学生没有课本,尽量减少电子产品对学生眼睛的伤害。第一单元是小说,每篇课文的文字量特别大,《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和《老人与海》每篇文章至少有七八页,阅读文本内容是小说教学的基础,没有阅读就谈不上教学。即使在常规的教学中,学生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在没有纸质课本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电子课本进行阅读,对学生眼睛的伤害比较大。
其次诗歌单元文字较少,即使学生没有课本,也不会有很大影响。每首律诗56个字,学生能很快地将作品抄写下来,不用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阅读原文。同时,大多数学生会在十分钟左右将一首新诗背诵过。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只要他们看着手中抄写的内容,或者凭借自己的记忆,用耳朵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就能基本理解和掌握本首诗。虽然《蜀道难》和《琵琶行》较律诗长,但比起其它单元的文章来说,依然是较短的。第三单元的文言文字数也比较少。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要学习的课文记在头脑中,不用去翻看电子课本。同时,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也不用来回翻看文本,这样就减少学生用眼时间。
再者诗歌和文言文单元,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背诵。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是背诵。只要手中有抄写的内容,那么就不用长时间盯着老师分享的屏幕。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正是学生们夯实基础必须要做的。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都是在记忆中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慢慢转化为自己的骨血。
二.注重课外阅读,拓展学科思维。
延长的假期,是最好的阅读时间。在这特殊的时期,让学生在家读自己喜欢的书,为个人成长奠基。学生根据家中有限资源,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以日记的形式来完成,重点要写出自己读的感受。每天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拍照发给我,以此督促他们坚持阅读。我在线上指导阅读方法。比如他们读小说,我会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怎样分析、情节如何设置等发到群里,以供学生阅读时进行参考。再比如有些同学读诗歌,我让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整理出来留言给我,根据他们的留言我进行有关知识的补充,然后进行指导。同时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们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学习群中和老师、同学分享交流。每次指定四、五名同学进行分享交流。在分享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互相学习中了解学生思想发展情况。
三.家校密切联合,助力任务落实
不管是学校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归根结底都要有学生的落实。线上教学的落实有点镜中花、水中月,让很多教师感觉力不从心。我具体是这样做的。一方面在课堂和早读中进行抽查,督促落实。上课前五分钟指明学生打开视频进行现场背诵,早读最后十五分钟也是这样做。另一方面是要求家长协助。要求一部分同学给家长背诵,让家长督促落实。检查背诵对家长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更何况诗歌和文言文内容较短,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检查完,也不存在作业检查对与错的问题,更不会影响家长的其它工作。最后一方面是准备笔记本,将每天所学知识以笔记的形式进行整理,拍照发给我。开学之后上交自己的笔记本。
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技巧,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摸索前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