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红老师|微课答疑之家有俩娃篇

  问题一:大宝快4岁了,二宝快2岁。睡觉的时候都想粘妈妈,目前是这种状态:爸爸带大宝睡一屋,妈妈带二宝睡一屋。虽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大宝还是想让妈妈陪着睡,然而两个孩子在一起又相互影响,睡前总是各种闹腾,让我们很心累!
 
  两个孩子都想跟妈妈睡,这是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也是人类最初因生存下来而产生的竞争心理,还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接纳。接着让我们来设计一个规则,在设置规则之前,我想先来分享一个故事。
 
  奥林匹克的一个发起人,曾在一本回忆录中写道,小的时候当看见妈妈生下弟弟后,很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因大家都围着妈妈和弟弟,而他只能一个人孤单单地站在那里,透过楼梯口,透过妈妈的房门,看着里面所发生的一切。
 
  后来妈妈看见了他,并透过他的眼神感受到了他的那份落寞,便轻轻地下了床,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他说:我们所有人都围着弟弟转,那是因为弟弟刚出生,他太小了,如果我们不把注意力放在弟弟身上,他会死掉的。爸爸妈妈虽然这样做,但爸爸妈妈依然是爱你的。
 
  “听完妈妈的表述后,我当时就释然了。”这位奥林匹克发起人在回忆录中继续写道。然而,我们成人总是觉得孩子小,跟他们说这些他们根本不理解。事实上,没有什么能比告诉孩子真相更容易让孩子接纳的了。
 
  所以我建议爸爸妈妈也要很认真地跟大宝说明白,为什么妈妈要多陪二宝睡,那是因为二宝需要妈妈更多的照顾。
 
  在没有二宝之前,爸爸妈妈把所有的陪伴都给了大宝,现在大宝长大一些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而且妈妈特别信赖大宝的能力,所以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二宝,但是妈妈对大宝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历程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当孩子清晰地知道真相的时候,他就不会觉得是二宝剥夺了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第二个部分:我们可以和大宝约定——一个星期一共有七天,妈妈要陪二宝睡五天,那么就可以陪大宝睡两天,这样便能够满足大宝对妈妈陪伴的需求。
 
  在讨论的时候,最好一家四口坐下来,以家庭会议的形式进行,这样便可以让小朋友在会议上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不用在折腾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小朋友能够清晰地知道规则,他是有能力接受并遵守规则的。当然如果大宝是容易沟通的孩子,我们还可以让这个规则有些弹性。
 
  比如说一个星期,妈妈要陪二宝睡五天,如果大宝在这五天里可以控制住自己,能够做到跟二宝在一起休息的时候互不干扰,那么这五天里大宝依然有权利跟妈妈睡在一起。
 
  打个比方说,大宝跟二宝一直都在妈妈的床上,妈妈跟孩子们约定读完五本绘本以后,大家就要闭上眼睛,接着听绘本。
 
  那么读完五本绘本以后,老大跟老二都要闭上眼睛,如果老大做不到,就请爸爸把老大抱回自己的房间,这样便可以让老大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又不伤害老大对妈妈爱的心理需求。
 
  我们实践的时候还可以再精细一些,比方说把一个星期画下来,看看哪两天是妈妈可以陪老大睡觉的日子?哪五天又是妈妈要陪老二睡觉的日子?
 
  当妈妈陪老二睡觉的时候,老大如果想过来听绘本,必须要遵守规则。读完五本或者是约定的三本绘本以后,老大就要闭上眼睛接着听绘本。之所以这么做,那是因为小朋友闭上眼睛听绘本的时候,即使你没有强制他睡觉,他听着听着也很容易就睡着。
 
  如果老大做不到或因没有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了老二入睡,爸爸妈妈不要训斥与指责,只需平和坚持地把老大抱回自己的房间,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老大依然有权利再过来,反复几次以后,便可以让老大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问题二:玩具归属的问题,比如哥哥的玩具放在桌子上,然后去洗手,这时弟弟看见了玩具在桌子上,说是他先看到的,所以这个玩具就是他的,这个问题该怎么去引导孩子?
 
  问题二解答
 
 
 
 
  孩子在0~7岁的时候是要建立一个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自己的东西自由支配,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而且,在建立这个规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清晰地知道哪些玩具是弟弟的?哪些玩具是哥哥的?哪些玩具是哥哥和弟弟共有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记号笔在哥哥的玩具下面全都画一个圆,而在弟弟的玩具下面全都画上三角符号。同时,俩人的玩具都拥有各自独立的玩具筐。
 
  当所有的玩具都带上了标记的时候,哥哥和弟弟就会清晰地知道,哪一个玩具是哥哥的,哪一个玩具是弟弟的,而其他没有标记的玩具就是家里共有的,共有的玩具我们可以不做标记,但是要把它放在一个指定的位置上。
 
  接着我们还要来继续设置规则,比如说哥哥的玩具,当你不玩的时候,或者你去上洗手间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玩具放到筐里。如果哥哥或弟弟的玩具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放在了其他位置,那么其他的人就有权利把这个玩具放到家里指定的位置,比如说阳台的筐里。
 
  如果哥哥或弟弟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就可以到阳台的筐里去找,这样便帮助孩子建立起了一个规则,那就是用完玩具要及时归位,否则别人就会把你的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家里整洁的义务。
 
  那么,共有的玩具如何去处理呢?对于共有的玩具,大家都要遵守一个规则,就是谁先选择谁先使用。谁先选择了谁就可以去使用它,如果你不使用了,就要把这个共有的玩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假如哥哥使用了共有的玩具后,没有放回筐里,那么半小时之内他就没有权利再去使用共有的玩具,这样孩子就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小朋友是很乐意遵守规则的,如果你不放心我说的话,担心孩子不明白,那么只要你跟他们认真地说,并且语速缓慢清晰,然后反复地强调,孩子就能够理解并遵守规则,也就不会在玩具归属的问题上相互计较。
 
  同时我们要引领孩子,如果哥哥想玩弟弟的玩具必须要经过弟弟的同意,弟弟如果想玩哥哥的玩具,弟弟也要经过哥哥的同意,这样他们就会知道如何去互动。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如果哥哥想玩弟弟的玩具,还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去跟弟弟交换。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交往也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一个部分。
 
  爸爸妈妈还可以为兄弟俩多做一些事情,比如说爸爸先去欣赏今天哥哥做了哪些事情,然后对哥哥提出一个邀请。接着爸爸再去欣赏弟弟今天做了哪些事情,然后对弟弟提出一个邀请。
 
  爸爸说完后妈妈也如此表达,待两人都说完了,再请哥哥去欣赏弟弟,然后对弟弟提出一个邀请,再接着有一个仪式,然后互相拥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哥哥多看到弟弟美好的品质,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建设性的行为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