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低年级学生的“告状”次数

  低年级学生爱告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告状”这种行为并不涉及孩子们的道德,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引导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教师家长不要随意评价孩子们的道德好坏;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孩子“告状”时做好引导工作。
 
  这么写,好像就结束了,不过,请你一定继续往下看,干货都在后面。
 
  最近,有幸读到一本书——《儿童自然法则》。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她把自己的理念在实践中去检验,然后写成书,分享给大家。实际上,这本书非常适合妈妈们作为一本育儿书去学习,也适合低年级教师作为一本锦囊妙计去参考。
 
  上文提到了,孩子的“告状”行为不是道德问题,那么,孩子们的谜之行为到底是何原因?据我观察,可能的原因有:不会处理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对事物的认知有偏差、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仅仅就是想获取教师的关注。(我家宝贝的老师如果读到了我写的这些东西,一定要理解我,知道不一定能做好。众所周知,低年级教师的日常管理异常艰辛,作为妈妈的日常育儿也是满路荆棘呀。完美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作为“饱经沧桑”的老母亲,我只能向老师致敬,然后真心地道一声,遇到我家宝贝,您辛苦了!)
 
  引导低年级学生减少告状次数的第一个法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二字。我编了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儿歌:我能友善对同学。处理孩子矛盾之前先让他们背诵这句儿歌。有时候,背完这句儿歌,他们就会相视一笑,因为他们也看到了所告之状的“可爱”之处。这种情况,老师不仅不用再去做什么“断案的法官”,还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加孩子们之间的包容度,形成一个“友善”的整体班风。
 
  说实话,读《儿童自然法则》之前,我就这一个法宝,现在我又多了一个更厉害的法宝。
 
  在书中,作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科学实验——莱比锡大学马克斯·普朗克学院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来证实“人类天生具有判别好坏的能力,本能倾向于好与善”这一观点。
 
  受试婴儿(六个月大),被邀请到一个房间里看木偶剧,剧情是这样的:一个红衣小人努力爬上一个纸板做的山丘,但是一直爬不上去,这时候,来了一个蓝衣小人,帮他爬上了山丘。随后,故事再次重演,但是剧情完全不同:红衣小人还是爬不上山丘,这次一个橙衣小人站在山顶上,不让它爬上山,甚至把它推下山。然后,实验者把两个道具拿给孩子,一个蓝色,一个橙色,不做任何评判,只是让他选择一个。结果几乎100%的六个月大的孩子都选择了那个善良的,帮助他人爬上山丘的角色。当然,为了避免孩子仅仅是选择喜欢的颜色,实验者给角色更换不同的沿着。结果,不论什么颜色,孩子们选择的依然是那个“好人”。
 
  实验者又换了一个故事,这一次是毛绒玩具在扔球,受试者是年纪更小的三个月以下婴儿。结果几乎90%的婴儿选择了那一个一起玩并把球让给玩伴的玩偶,没有选那个把球留下来自己玩的玩偶。从三个月大之后,孩子未经过任何教育,就已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孩子不仅仅更喜欢积极、合作的人,而且明显表现出与自私、负能量的人保持距离的态度,而且,也有实验测试,如果是一个中性的人,也就是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的人,和一个做坏事的“坏人”,婴儿依然选择中性的人。婴儿会自发地选择“善”这种行为令人惊讶不已。
 
  科学家们都惊讶于幼儿这种强大的道德感。他们希望能够考验这种道德感。于是在一岁孩子身上再次测试,这次在故事结束后让孩子选择人偶时,好人给孩子一颗糖,而坏人会给孩子两颗糖。美食诱惑会改变孩子的选择吗?出乎意料的的是,幼儿宁可少拿一颗糖,依然选择了“好人”!
 
  唯一会让孩子选择坏人的是相似性,也就是说孩子选择坏人,是因为他觉得那个玩偶身上有和他相似的地方。提问之前,实验者问孩子,他喜欢圆圆的麦圈,还是扁扁的麦片,然后他拿出剧中的两个毛绒玩具,并告诉孩子那个做坏事的玩偶喜欢和他一样口味的,于是,80%的孩子会选择“坏玩偶”。对幼儿来说,共同点凌驾于道德感和负面评判之上。正因为如此,当班上有孩子吵架不和的时候,我们不是把他们分开,而是帮他们一起回忆所有的共同经历。这一招往往立马见效,被冒犯的孩子懂得如何表达情绪,他会对同学讲述自己当下的心情,说起两人所有的点点滴滴,然后又开开心心地一起玩起来。吵架不过是一段小插曲而已。这让我觉得很神奇。有时候重归于好来得太快,脸上还挂着刚流的泪水,就又笑着一起玩起来。如果我们注意强调团结一致的共同点,孩子心中的埋怨就不可能持久。
 
  作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仅幼儿是这样,低年级学生正是处于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过渡阶段,对他们来说,依然是“共同点凌驾于道德感和负面评判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效仿作者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做法——帮他们一起回忆所有的共同经历——来处理频率极高的“告状”问题。
 
  同时,我对孩子们之间总是会产生冲突的原因有了新的理解,其实,有时候是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想法,越是不会表达,情绪越是激烈。所以,我们还可以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试着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孩子的真实情绪,然后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跟他们产生共情,在舒缓他们激烈情绪的同时,教会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孩子拥有精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的能力后,遇到矛盾问题就可能不会情绪化,而是通过语言上的良好沟通,让误会消解,当然也就不会再去增加老师的“负担”了。
 
  最后,我们还用着本书作者的一段精彩论述来结束本文:
 
  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给孩子反复灌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然而实验表明,孩子生来就有辨识善恶的能力,我们再一次看到,教育并非是给孩子灌输从无到有的知识,而是认识到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支持这些能力的发展,为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榜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