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问题儿子”一起进步
主办: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协办: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撰文|八年级二班鲁柏含学生家长
编辑|许爱华
我家孩子今年读初三,成绩在班里还算优秀,但是学习习惯很差,除了上课听讲、完成家庭作业,预习、复习、练字什么的就跟他没关系了。寒假里,他除了找同学玩游戏,就是在家看电视,一提学习就烦,嘴上总是应付着“知道了”,实际什么都是老样子。终于快开学了,我心想,这下可好了,归老师管了,我不用和他淘气了。可是世事难料,突如其来的疫情延迟了开学的日期。
上学改成了钉钉直播,我每天早晨按时给孩子打开电脑,叫他起床,看到他开始上课我就去上班,下班回家,看到孩子还在抱着电脑学习,我还有些心疼。突然有一天,看到老师在群里的通报:XX听课时长不足,作业没有及时提交,错题没订正,背诵任务没完成……嗯?他不是在听课吗?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有些懵,可是,既然出现了问题,我就得和孩子一起解决。
转变思想放首位
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他学习习惯差,这个问题从小学就存在,只是我觉得他的成绩还行,一直没引起重视,任其发展。他自己也没觉得这些习惯会有什么影响。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引导,其因“放弃枯燥事物而寻获快乐”的经验更多,在获得快乐的过程中,同时也适应了“高刺激”事物。而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从小接受到更为良性的引导,适应了较为枯燥的行为活动,也更能接受“低刺激”事物,并能在枯燥中沉淀下去。
针对孩子学习习惯差的问题,我现在能做的已经不是防微杜渐,而是亡羊补牢。思想上引起重视应该是关键。我以游戏打比方,跟他讲:学习像是个一路打怪的征途,日常无数个小boss,设立重重困难,阶段性大boss守关,披荆斩棘,历经风雨,达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大成就,但更有“杀伤力”的挑战,永远在未来等候。听完我的话,他若有所思地笑了。还说我比喻地很形象。
刚刚结束的这一周网课,他上课没再迟到,作业也能及时提交,还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虽然数学还存在错题较多问题,背诵学科也有背不上来的时候,可是,学习状态和学习积极性比前面几个周好多了,我心中窃喜,我的孩子不是顽劣无救。
鼓励肯定莫吝啬
身为医者,疫情当前,我责无旁贷,上班、值班、执勤……甚至有一段时间还不能回家。孩子妈妈待在家里的时间长,但她扮演更多的是家庭主妇的角色,每天穿梭于厨房与洗手间之间。我偶尔休班在家,也就是和手机相伴。我们两人从没有坐下来陪孩子听课、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主动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犯错误了,我们不是耐心沟通,而是简单粗暴。劈头盖脸吼骂一通,孩子撅着嘴、翻着白眼,阴沉着脸去补正。一切都是在被逼迫的状态下进行。
这样的状态让我心里也不舒服。孩子受批评的第二天,语文老师表扬了他写的读书笔记,他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当堂的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作业能及时上交,错题也比往常少了。我感觉到应该转变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看看能不能多鼓励孩子,用鼓励的眼神,肯定的话语,认可的态度让孩子获得自信。
前天晚上,历史老师抽查他背诵,前面的题他背的不熟练,但是老师还是鼓励他好好听课,好好复习。放下电话,他羞愧地说:“我觉得我应该把老师刚才问我的内容复习一下,再找老师检查一遍。”我认可地点了点头说:“想法不错。”再次检查之后,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他。昨天晚上,老师开家长会,我陪他一起坐在电脑前,听到老师点名表扬他,他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我心领神会地搂了搂他的肩膀。在我的改变和老师的鼓励下,这个周末他还主动看了薄弱学科的课堂回播,我的孩子有进步了。
沟通陪伴树榜样
上周老师在群里通报他各科出现的问题时,他的妈妈声嘶力竭地吼他,他仰着脖子反驳,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跟妈妈如出一辙,当时就把妈妈反驳的哑口无言,我也听过很多专家的讲座,知道父母相处的方式,一言一行都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模仿大人的所有事情。这一次又现实版地印证了专家的话。
他们俩吵完之后,我先是跟孩子妈妈平心静气谈了谈,我保证除了工作原因,我愿意放下手机,陪孩子看看书,一起做做运动,孩子妈妈也表示以后尽量少发脾气,好好和孩子沟通。
晚饭过后,我又认真地跟孩子进行了沟通。我首先从医学的角度对目前的疫情做了简要介绍,告诉他全国疫情基本稳定,各行各业都陆续复工,各个学校也在及早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尤其对待学习,应当和待在学校一样按部就班,这时如果放松,开学后就意味着差距拉大,很难弥补。然后我对他整天面对电脑,上下午推磨式的枯燥学习表示理解,对他偶尔情绪的宣泄表示接纳。同时提醒他,越是这个时候,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恒心。看到他眼中闪烁的泪光,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伸出手跟他击掌说,“儿子,加油!”他一边跟我击掌,一边擦了一下没忍住的眼泪。我拍着孩子的肩膀,坚信我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独特的问题,做为家长,我们的角色是帮助孩子去面对他们独特的问题,独特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应该学会的用智慧的方式,关注孩子,理解孩子,遇到问题和孩子共同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进行时,我们要做充电型的家长,及时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