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者温柔赞歌

  失落者温柔赞歌
 
  文/少年作家班学员朱炳炎
 
  01
 
  那个男人死了。
 
  倒在病床上,呼吸机的供氧器还插在他的鼻腔中为他提供氧气,旁边柜子上的摆放的心电监护仪不再存在陡峭的曲线,它变得平滑,数字归零,夹杂着戏谑的姿态他再也无法睁开眼睛。
 
  他死在了2020年医院的病房里。
 
  02
 
  城市开始变得清晰透亮,久违的风和日暖终于出现,公路上很少再出现一辆车,街道上不再热闹,少有人走在街道上,他们变得茫然,浑浊不堪的眼眸里透露着疲惫与恐惧,口罩覆盖住他们大半个面部,这不禁有些讽刺。
 
  去年的年末,因为香港的暴乱,香港特令要求群众不得无辜戴口罩,而现在人们又不得不重新正视它,借助它,然后依靠它。
 
  “活着…要活着。”这个声音在被病毒笼罩的每个人耳边回响。
 
  03
 
  从未有过的气氛蔓延在整个中国,自弃者开始不断地求生,生存的欲望与死亡的恐惧不断地交杂,声嘶力竭的声音从远方的病房中传来,神父哀悼与祷告词此刻成了悲凉的祝福,无数讽刺深埋在死亡气息下。
 
  等待死亡的缓解,然后,爆发。
 
  淹没在深海中,沉眠在云端上,无他意义,其实质是一种躲避世间苦难的种种表现,人从本质上并无任何区别,求生,贪婪,冷漠。生命之所以有所时间限制,其根源无非是改变,来自根源的改变。而人类通过传承逐渐超越时间对生命的限制。欲望,生存,不断刺激着世人不断地向前,为了超越时间,所付出种种理所应当。
 
  04
 
  网络上的指责和谩骂对于人们来说乐此不疲,成为软禁在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确诊的人数不断增多,那条黑色的线仍然比绿色的线长,长期建立出来的光辉荣誉与信誉,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丧失殆尽,人们喜欢抹杀关于正义的一切,人们不允许完美的正义者存在,他们喜欢丑恶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去谩骂,去讽刺,去伤害。
 
  停滞的不仅仅是时间,经济,更多属于信念的涣散,其本质是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的精神压力,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脑壳,眩晕感,致命,悲嚎,无奈以及声嘶力竭之后换来无声的否决和忽略。
 
  05
 
  老旧的死去,崭新的东西到来,然后继续死去,不断地循环往复,任何新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转旧,人亦是如此,任何创新仅仅在特定时间存在,老人们的思想在旧时代崭新无比,可是如今却被人称作“腐朽”“顽固”,人们要打倒的不仅仅是过去的人,也代表着过去的枷锁,透明的枷锁是人对自我的束缚,打破只是一种挣脱自我的方式,这无疑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永远活在过去与现在中,不断地折磨自己。
 
  他在抚摸一本书籍,那是一本十分老旧的《人间失格》,早已分不清楚是何时出版,太宰治对自我以及人性充满失望,或许只有在无节制的爱与被爱中,他才会写出更加有趣的文字。
 
  他说:“半生的人间失格,才造就了人们印象中的太宰治,生而为人的他很抱歉,是看穿了人性的自我性流露出的贪婪,对金钱、性的贪婪。说起来也很离谱,这么喜欢芥川龙之介的他,却从来没有一次获得过芥川奖,可能会更加失望吧。”
 
  我不知道他说的“失望”是指什么,可能是太宰治对自己的失望亦或是对世界的。生活在希望和失望交织的生活中,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中,这本《人间失格》就出现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变成了抑郁症患者们的代言词,当然其中也不乏一时图新鲜的网友,人们总是忘记最初的感动是因为快乐和感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涌入悲伤和错落精致丧,摞满内心的高墙。
 
  06
 
  看到新闻里说八旬的夫妻最终牵手在ICU病房中,生活匆匆,过往的人如同气球,逐渐飘散流失于世间,当下找寻伴侣然后拥有未来,可靠可依赖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再等等,人们等待正义时常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伴侣亦是如此。于我而言,伴侣超越年龄、性别、容貌,令内心足够安稳且对未来拥有安排与计划的人,便可称之为伴侣。
 
  世人多数谈爱时,言语带有虚假和轻佻,庆山的《春宴》中,借周庆长的话有过一段对爱的概念:
 
  “她说,我们对爱这个字理解不同,不能在同一个层面上互换。你所说的爱,是指那种身心的欢悦欣赏爱慕。而我理解中的爱,不属于这个人世,也不止属于现世当下,更不限于男女之间。即使失去生命和躯体,也依旧存在。它是高远的,超越的,突破概念和局限的。对我来说,无从说起和表达。你称之的爱和我称之的喜欢,应该是同等概念。它们具备对等属性和份额,没有谁多,没有谁少,没有轻重浓淡。”
 
  07
 
  世界是巨大的调色盘,红色代表热情快乐与愤怒争执,蓝色代表忧郁与高贵,每个颜色背负两面性情绪,人们对任何事物赋予情绪,其自身原本是庞大情绪体,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原本想写一个关于“丧”文化的文章与部分读者们产生共鸣,可是在BiliBili上见到一个UP主,她的Vlog名为:当我知道自己是肺癌晚期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极具渲染力的微笑,会使大众忘却对她的标签,天灾与人祸降临,悲哀与期待同在,交织的可能不再是负面的情绪,两种矛盾感不断地交错碰撞。这位Up主让我确定了这次的题目,失落者温柔赞歌。
 
  08
 
  那个女人出院了。
 
  轻微咳嗽着走出医院时,她也曾听到呼喊,也见到覆盖在防护服中失落的目光,白色的身影不停奔跑。和时间赛跑应该就是这个时候了吧,她沉默地思考着。
 
  她没有停下脚步,还是向着光。
 
  点评:一个年轻有为的当代大学生,首先应有“登高壮观天地间”的胸怀与视野,在当今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今天,更应有“匹夫有责”的担当。
 
  这是我读了焦作大学学子朱炳炎的小说《失落者温柔赞歌》之后的感悟。
 
  其次,疫情见真情,首先是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中国倾其全力,为全球战疫做出了贡献,并与世界各国分享,这是人类抗疫史上的大事,显示了大国的担当。
 
  朱炳炎用小说的形式对人、对生命书写了一曲赞歌,这是很难得的。小说在第一节写人在疫情中的死亡,又在结尾那节描绘出人在疫情中的新生,而中间几节又是对人、对生命的思辨,显示了其学养与心性的崇高,实为难得。
 
  一个大学生,无论文理,坚持写作,最终得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