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李柏树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论题、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在论述中的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和准确的特点。
3.认识怀疑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论题、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在论述中的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和准确的特点。
一、故事激趣
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主人放到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中养着。鹅的身子窝在瓶子的肚子里,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之外。每天主人都忘不了来喂这只鹅,鹅呢,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当鹅的身子膨胀到了不能经由瓶口从瓶子里被拿出来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在既不损坏瓶子又不弄伤鹅的前提下把鹅与瓶子分离?
请大家帮帮这只鹅,看如何把它与瓶子分离。除了思考这个分离的方法之外,有没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默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两分钟时间默读课文,标记段落,圈划出你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同学们有不会读或不懂的字词吗?
大家都没有,我来考考大家。
颉(jié)虚妄(wàng)停滞(zhì)
大儒(rú)塾师(shú)
三、活动探究
同为初三学生的小雅与小礼读完《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展开了交流。
小雅:我们都说论点是议论性文章的灵魂,找论点,可以看标题,可以看开头,也可以看结尾,甚至可以看中间。
小礼:说得对,《敬业与乐业》的论点在开头,是“但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的论点在中间,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小雅:那么本文论点既可以是“怀疑与学问”,也可以是“学则须疑”,似乎“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消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的。
小礼:不是这样,本文论点是……
请你帮小礼想一想,本文的论点究竟是什么?
明确:①论题——怀疑与学问
②中心论点——学则须疑
③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消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小雅:谢谢你,原来论述性的文章不但有论点,有分论点,还有论题。
小礼:读完文章,我发现作者引用不少名言,我觉得没有必要,可以删掉些。
小雅:绝对不可以,因为……
请你帮小雅说一说,为什么文中的名言绝对不可以删去呢?
明确: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强调了质疑精神的重要性,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追问:那笛卡儿的“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是否可以删去?毕竟前面已经举了戴震的事例进行论证了呀!
明确:不能删。先列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事例,再引用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是为了说明东西方文化相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他们的新学说都是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之上的,使得论证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追问:文中引用的这些名言,在语言方面又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既加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也给文章语言增添了一份典雅美。
小礼:原来名言有这么多作用,看来还真不能删。
小雅:本文不仅引用了名言,还有一些事例,我想考考你,看你能不能填好这个表格。
明确:
小礼:在填表格的过程中,我想把戴震那个事例换成“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后来,伽利略又通过核算,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这样行吗?
小雅:……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小雅回答问题。
明确:不能把戴震的事例换成伽利略的事例,如果换了,就连用了两个西方的论据,不能体现论据兼顾古今中外的特点,用戴震的事例和后面笛卡儿的名言,论据就更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
小礼:哦,原来是这样呀!
小雅:原来,论说性的文章是如此讲究逻辑与思维的严密。
小礼:不仅论证如此,语言更是讲究严密与准确,如最后一段,你能感受到吗?
小雅:……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提问:这一段中的“辩论”“评判”“修正”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顺序吗?
明确:不可以调换,因为人之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辩论”“评判”“修正”这三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逻辑关系,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追问:那“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一句中的“常常”可否删去?
明确:不可以,“常常”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删去的话就过于绝对。
此外,语言的准确与严密还体现在句中的关联词“不但……就是……”上,强调了不仅对于流俗传说要持怀疑态度,对于过去学者的传说更要常常怀疑,层层递进、渐渐深入。
小礼:你说得很有理,读论述性的文章,我们要……
请你帮助小礼总结一下学习论述性文章的方法。
明确:1.把握文中论题、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2.理解文中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在论述中的作用。
3.学习从关联词的使用、副词的使用、词与词的逻辑关系方面体会论述性文章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教师风采
李柏树,雅礼洋湖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调入,温州市第四届教坛中坚。12年初中班主任经验,4轮初三教学经历,曾获县优质课、命题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在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100余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