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从闭嘴到留白,从倾听到欣赏

  春·
 
  //
 
  万物苏醒之时
 
  你,醒了吗?
 
  一日之计在于晨
 
  那一年之计是否该从“春”开始呢
 
 
  先用一句话,唤醒自己
 
  俗话说:“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正巧,家有三岁黄口小儿整天絮絮叨叨说着一些磕磕碰碰的句子,而我呢,正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学习着闭嘴的艺术。
 
  我总认为自己是一个还算有自知之明的人。每每发言,当别人都在发愁该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总是忧虑该删减些什么。然而,如此普通的我,有时又太过自信——总觉得将要说的都是至理名言,不忍心放弃它们之中的任何一句。直到疫情期间,当我第N次独自一人对着电脑说出长篇大论,而网络那一头却悄无声息,只有自己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真的有必要说这么多吗?我说的越多,学生就听得进越多吗?甚至说,在缺乏平等沟通和有效反馈的前提下,我说的都是正确且公平的吗?
 
  复学之后,可以捕捉到学生及时的反馈——眼神、面部表情、言语等,都让我安心了许多。然而,之前的种种让我真切地明白了——话,真的可以不那么多;闭嘴并不等于放弃教育的机会,提高说话的效率,言语上的留白反而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
 
  说说一个关于“她”的故事
 
 
  这里有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位大个子男生和一位女生已经同桌了很久,某次换座位的时候,我还是没把他们俩换开,于是班上有一个调皮鬼开始起哄,说:“某某和某某百年好合!”说完,就出去上厕所了。被说的大个子男生听到这话后心里很不舒服,回头一看,没看到那个调皮鬼,却看到了平日里一个经常违反纪律的小个子站在自己身后,就以为是这个小个子说的,于是骂了这个小个子一句。小个子无故被骂,怒火攻心,抬手就把这个大个子撞到了讲台上。大个子更是不甘示弱,立马还手。由于大个子的身体素质优势,小个子的脖子被划伤了,他委屈得不行,趴在课桌上就开始哭。始作俑者调皮鬼回来一看,哟,这是怎么了?连忙跑到了办公室通知了他敬爱的马老师。一直到最后,才发现,他亲自向班主任举报了他自己干的好事。
 
  这一事件太过复杂,恐怕只有请罗翔老师来主持公道了。在我好不容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之后,我在想,我能做的也无非是各打33.33大板,然后教育学生们不要说无聊的话,把事情搞清楚之前不要冲动,无论如何不要动手等等,感觉有些不痛不痒。正好,第二天有班会,我便临时把班会的议题改成了“今日说法”。
 
  一日,A在B身后无端戏谑调侃了B一句便离开了,这句话不符合事实且有一定有侮辱性,引起了B的不快。B回头看到了C,以为是C说的,便骂了C一句。C无端被骂,出手打了B。之后两人打了起来。最后C受了轻伤,治疗时花费500元。那么,这500元应该由谁承担?
 
 
  由于之前刚刚有华科大的学生来做过普法讲座,每个学生手里有一本宪法,于是乎,那个讨论的热烈程度简直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想,连ABC的原型都下场参加了辩论,成功地让那天晚托迟到的学生人数倍增。其实他们出的结论也无非是我之前想说的那些——1.不要无事生非,小心祸出口出;2.遇事要冷静,不要被冲昏头脑,做出追悔莫及的错误决定;3.任何情况下不要出手,不要主动让事态升级,等等。但是学生们自己经过讨论辩论得出的结论,远胜过被动输入,会记得更牢,能够更有效地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整个班会我只说了三分钟的话,开头白以及最后的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只补充一点,当你身在某个矛盾之中,觉得老师或者其他人不公正的时候,你不妨想想今天的这件事,公正是相对而言的。你们做出的判决很可能让ABC都觉得委屈,但是客观上来说,这就是最优解。所以凡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要兼顾全局。
 
  合理的留白会让学生们收获更多。当然,这里的留白是需要教师把工夫做在事前,是需要思考和设计的。如果上天给你一只酸柠檬,那就把做成柠檬汁吧。
 
 
  读报时间是一个略显尴尬的时间段,每天的13点50到14点07分,有的学生在这个时间需要做清洁,更多的学生在这个时间继续打着午觉未尽的瞌睡。这个时间段是要让学生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清醒,更好投入下午的学习的时间段。我选择将读报时间全部外包。
 
  学生不止需要听,学生更需要讲。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输出,想让别人来欣赏,却往往没有耐心听别人说了什么,也忘了去欣赏别人。我希望通过读报的17分钟,给一部分人说话的机会,教给另一部分人倾听的能力。
 
  说什么呢?说什么都行,什么形式都行。只要政治正确,内容健康就都可以。于是,有举办小型知识竞赛的,有组织大家辩论的,有试图探讨热门社会问题的,有介绍小众音乐人当场唱歌表演的……开始的时候会比较尬,会没话找话,甚至各种尬聊的。有时候我尴尬得脚趾头都要在地上抠出一个初二5班了,但表情管理依旧自如。我告诉自己:要有耐心,要听下去,毕竟有时候你自己讲课无聊的时候学生也听下去了对吧。渐渐地,情况好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学生的准备会更充足,也有了初步的临场应变能力,有了把控时间的意识和能力。也许他们的观念还不那么成熟,他们的表述也有瑕疵,但是敢说能说就是进步。更让我欣喜的是听众们的进步,从别人说一句就要反驳一句,渐渐变成了不服气小声嘀咕,到最后虽然一脸的不置可否但是还会微笑着听下去的状态。也许我并不同意你说的,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我想,这也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素养。从倾听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的可塑之才,比如朗诵比赛中我们班的主演吴同学,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读报人,她主持了两场知识竞赛,一场汉字知识普及小讲座,还有一场涉及伦理的辩论。她那落落大方的仪态,清晰自然的发音,从容不迫的临场应变都让我很是欣赏,果然在朗诵比赛中也受到了评委们一致好评。
 
  徐杰老师在他的公众号中曾发布了一个“语文十级烂课”的表格:
 
 
 
  教师讲得太多,会让学生厌烦,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越听越糊涂”。
 
  我想,我讲只是代表我懂,如果想让学生也懂,必须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讲。愿讲,能讲,越讲思路越宽;愿听,会听,越听心绪越明。这是我一直追求着的信条。
 

 
 
  关于作者
 
 
  马文娟
 
  武汉大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
 
  获奖经历
 
  “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东湖开发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楚派名师”观摩课
 
  “电子书包”项目验收课
 
  东湖开发区“长飞教师奖”
 
  中华书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教师”
 
  论文《远程教学:技术支持和汉语教学策略》发表在“第八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
 
  教学追求
 
  求新求实,求同存异,“语不惊人死不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