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共赢——我的空中课堂

  博弈与共赢——我的空中课堂
 
  梁敏
 
  2月10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响应祖国“停课不停学”号召,我开始了自己的主播生涯。
 
  我通过使用钉钉软件给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上课时,在班级群里,发起直播,使用屏幕展示模式,既能通过“露脸”让学生看见自己的教学状态,又能配合使用希沃软件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如坐教室所看到的一样,拉近师生彼此距离,提高学生的观看感受。
 
  按照课程安排,本学期高二年级即将迎来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学生的课程内容主要为复习高中阶段地理必修部分的内容,相应地,地理课堂主要以讲解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为主要内容。由题目引申到具体的知识点上,张弛有度。鉴于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所以习题讲解的比较详细,全面。既能保障课堂质量,又利用家校本,布置作业,达到及时检查,督促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直播回放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刚开始直播时,我上课激情飞扬,挥洒自如,感觉良好,可是现实给了我重重的一击。这就要从空中课堂后的一个月开始说起,
 
  3月13日学校在线上课堂期间,为了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专门组织了一次线上检测,从检测结果来看,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各自问题不同:A班学情较好,成绩很差;B班学情较差,但是学生的成绩很好。虽然这样的结果,使得我在阅卷过程中吐槽不断,但是我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认为,一方面,网络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监督,督促学生学习,师生互动较少;另一方面,A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主动的学习,有问题也不主动的寻求老师的帮助,造成“夹生饭。B班空中课堂上,上课不积极,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控力差,同时考试抄袭现象严重。
 
  然而,直到我在“演说家”中听到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储殷教授的演讲,这才打破了我在教学中的狭隘思维。储教授讲的是《舌头与牙齿的智慧》,这个世界是个冰块,中国人跟美国人解决这个冰块的方式不一样,美国人用大板牙磕,结果牙齿硬冰块碎,冰块硬牙齿碎,中国人拿舌头舔,慢慢把冰块舔化,最后轻轻松松把你摆平。这是两种不同的处事思维,博弈与共赢,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教学。每一次考完试之后,我都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面,用严厉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所犯的错误。“我都讲的那么清楚了,你为什么还不会?”“你是不是上课不好好听课?”“你对得起你的父母,对得起你自己吗?”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这个处理方式。学生问题暴露靠的是头脑,而不是靠情绪。我用美国人似的思维方式,挥舞着道德的大棒对学生一再的进行单方面的教育,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这个路是行不通的。我为什么不用中国人的思维?来改变自己的问题处理方式,以期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使我不得不反思我的“空中课堂”,不能一味的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学生的自觉性,而应该更多地适应线上教学,去解决因距离而出现的督促不力的情况。受到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的启发,于是,我从作业的布置上,作为我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学校的教学中,作业就是一道道题排得整整齐齐的,让学生去做。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可是在无法监督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会有抄袭现象,而且所有的同学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思路去学,去练。
 
  学生习惯于有人每天告诉他们什么错了,如何改。可是,他们需要具有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他。让学生成为提问者,而不是永远做被别人启发的人。提问能力,其实不是教师的能力,应该成为学生的能力。作业不单单的是去做题,教师去批改。所以之前的作业方式不适合线上教学的情况,这样一来,改变作业方式就成为了我的突破口。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我以本节课的某个知识点作为核心词,让学生采取地理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扩展,使用家校本布置,要求当天提交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另外每周我还选取一两件典型国家事件,让学生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张教授的方法中,我不仅给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合的教学方式,也给我在“空中课堂”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通过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克服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舌头跟牙齿的故事是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给我的启示不是博弈,而是共赢。希望教师和学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能通过线上教学,奋起努力,取得共同的胜利。
 
  (教研处推荐)
 
  END
 
  
 
  作者简介:梁敏,蒲城中学地理教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