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线上教学
洪余健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度过了有生以来第一个无声的春节,全家老老小小都“宅”在家里,响应国家的号召。
春节在疫情蔓延的紧张气氛中悄然度过着!一转眼,初七、八了,作为教师的我,人虽闲着,但心没闲着。天天眼巴巴瞅着新闻,掰着指头数日子。快开学了,从新闻上疫情传播的形势上来看:不能出门,不能走亲访友,不能聚集,学校开学更是天方夜谭。那我们的学生们,我们的孩子们该怎么办?
响应教育部门的“停学不停课”精神,我们学校推荐使用“钉钉”软件进行直播教学。这能使学生如期上课,打消了家长和老师的顾虑。
教师们面临着一种非常陌生的教学方式,摆在大家面前首要任务是学习、探索“钉钉APP”。“怎么使用?怎么用得好?”成了开学前老师的必备功课。同事们反复试用,商讨研究,发现用钉钉电脑版上课比用手机效果好,马上又下载钉钉电脑版。在电脑上用摄像头照着在纸上写板书,学生看不清楚,又赶快改用纯课件上课,把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都做到课件里,学生看得明白,学得清楚。
直播对课件要求很高。一要学习内容全面,二要趣味性强,三要言简意赅,总结概括性强。我为了做好一个满意的课件,有时要到晚上一、两点,做了改,改了再改,直到满意为止。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继续修改。习题课上,没法给学生清楚的板书,我将答案做到课件上,一边详细地分析,一边展示答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能学好。
想方设法突破“线上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困难。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已经线上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了。“线上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困难重重。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包含语言表达、表情表达、肢体语言表达、教师板书等;学生的“学”包含理解接受、提出疑问、学生作业等。“线上教学”学生在一边,老师在一边,交流变成了大难题,但再难的事都吓不倒我们教师。我尝试了各种方法,例如让学生在群里发消息回复问题或答案,拍照回复复杂的解题过程,连麦让学生现场直播解题思路等等。至今,这些方法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都会依据情况去使用。
作业批改又一突破。此外,布置作业也是课后常用的一种师生交流方式。我布置作业不拘于一种形式,有书面作业,有整理课堂笔记,有背诵。刚开始在钉钉家校本中给学生发布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不能批改,只能写评语,用起来很不方便。又去摸索,发现钉钉班级圈可以圈划批改作业,所以我又让学生把作业交到班级圈。用了一段时间,可能钉钉软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做了改进,我终于可以在家校本中发布并圈划批改作业了,这于我于学生都是方便的。我又给学生发布每日打卡任务,要求家长配合学生完成诸如“整理笔记”,“背诵”这些简单的作业,然后打卡。有些学生打卡任务做得很好,我就把他的打卡内容分享到班级群里,并给予表扬或鼓励的评语。让班里其他同学看到,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我觉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能因为“赶进度”,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切不可忽视了和学生的交流,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脱节了,教学活动就失去本身的意义了,教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线上教学,我们应该掌握的形式。无情的疫情,“线上教学”无疑给居家的孩子及家长带来了温暖和希望。“线上教学”更是给教师常规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带动着老师们学习新知,探索新领域。线上教学”是迫于疫情传播才使用的教学方式,但这段时间的教学使我感受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掌握这种教学方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疫情过去,在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也是必须掌握的。
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人民,一定会胜利!拨开云雾见太阳,很快会迎来孩子们的开学日,希望师生再见面时,学生看到的是:教学能力更强、更关爱学生的老师,老师看到的是精神抖擞、求知欲更强的学生!
(教研处推荐)
作者简介:洪余建,蒲城中学数学教师。2017年被蒲城县教育局授予“蒲城名师”称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