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启发提问的方法
□燕矶镇燕矶中学鲁仲进付方鉴
设置悬念,引发动机。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不愿学和不爱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意义,使之感到应该学、必须学。比如学生认为自己年龄小,又不犯法,学习法律没有用处。这时,教师如果提问:“法律是否与我们无关?”“学习法律知识究竟对我们有无好处?”等问题,给学生讲几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小故事,就能引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建立联想,诱导感知。能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在于是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般由无知到有知,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为了让学生主动弄清楚问题,必须让学生在提问的引导下,从已知的去联想未知的,从熟悉的去联想陌生的,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联想。
点出要害,启迪思维。在设置悬念,展开联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维和联想中得出相应的概念和原理。这时,滔滔不绝的讲述,很可能使学生在忙于听、疲于记之中,难以抓住关键、掌握要领。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要害处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出问题的结论,弄清知识的关键所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