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向阳中学辛宣萱
 
  曾经,当孩子们问:“老师,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说:“为了考上好的大学,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为了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为了……”这些答案都显得有些苍白,而2020新年初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却给了孩子们最好的答案。
 
  当各大媒体把“武汉疫情”情况公布于众的时候,我们开始慌张,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冷冷清清。我们期盼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当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道金光透过黑压压的乌云直射下来。阳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谁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读书学习,刻苦钻研学术,20多岁名牌大学毕业,40多岁赴英国进修,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着实令人佩服。
 
  现在,当孩子再问:“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可以坚定地告诉他:要做一个像钟教授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危险。我们需要培养更多像钟南山教授那样的人才,未来,需要我们年轻的一辈。
 
  所以,读书于我们而言,是一种责任。
 
  这场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的思考,还有难能可贵的空间和时间,加长版的寒假,不能出门的居家生活,让大家洗去浮躁,有了静静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隔离期间,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阅读,每天心系疫情发展情况,我们需要阅读新闻和信息,但是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信息是互联网的产物,是真假难辨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事实上,我们不仅需要新闻报道和数字,我们更需要阅读故事。为什么需要故事?比起抽象的概念,我们更愿意接受故事。数百年来,中国文化一再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红楼梦》;一个“白蛇传”的故事让杭州这座城市有了历史的枝蔓,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伦敦从来都没有失去过表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热情;从《西游记》到《简爱》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人类由共情产生情感的连接,才坚不可摧。
 
  疫情当下,无数条生命的消失,是同胞生命的哀伤和陨落;家人生离死别,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哀愁;一个个增长的确诊数字,是在恐惧中挣扎的生命。还有那些当初徘徊在医院门口无法入院的患病者,由于交通管制在高速公路上滞留十几天的归乡人,更有数万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荡涤人心、直面人生的故事。
 
  然而人们并没有忘却用文字记录疫情。新媒体涌现出好多纪实作品和故事,关注疫情下真实的生活和生命,记录灾难面前命运的挣扎、个体的生活以及那些勇气和毅力。这些故事无论是作家写的,还是普通人写的,真实、细腻、直抵人心。很多文章辞藻并不华丽,只是将疫情下的家庭琐碎娓娓道来,但是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疫情来临时“死别下的悲凄”以及“爱和脆弱”,感受到微弱生命的“无力感”,阅读完这些故事,普通人间的共情更会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
 
  所以啊,我们离不开阅读,无论是新闻消息,还是故事作品,都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增强人生的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