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们,语法知识教不教?

  新课改以来,语法知识淡化成了时尚,新教材中语法知识变成一个小小的方块,在某些课文末尾的小方框里。那这一块内容,咱们语文老师到底是讲还是不讲呢?
 
  语法知识的尴尬处境
 
  如果仔细讲吧,似乎违背了教材编者的意图,也会听到教研前辈说,语法知识要淡化淡化……;不讲吧,看看学生们读文言文,我们老师总说“之”的意思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翻译。
 
  学生满头的雾水——“主”是什么?“谓”是什么?学生们做病句辨析题时,更是着急了,老师总说请提炼出这个句子的主干,再具体分析。学生难啊!句子主干拎不清楚,不会做呀。
 
  写作文时,孩子们爱用小标题的格式写片段式的作文,但小标题的格式要一致啊,我在作文课上三令五申地说,咱们都得用语法结构相同的短语,比如得都是偏正短语或者动宾短语等等。
 
  学生们早就晕了,什么叫偏正短语?什么是动宾短语啊?
 
  语法知识还是得教!
 
  面对这种尴尬处境,我的想法是:语法知识还是得教。
 
  1、既然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一大障碍了,为何不帮学生把这只拦路虎给解决了呢?
 
  2、《新课标》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中明确指出了:
 
  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语法知识该怎么教?
 
  那么,语法知识该如何教?
 
  随文教!!!
 
  语文课终归还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我们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了解语法知识。
 
  举个例子,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里有一篇我特别喜欢的自读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层次教材都给划分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给文章拟小标题的教学活动。
 
  学生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拟出的标题千奇百怪,每个标题的格式都不统一。在给他们修正的过程中,就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的短语结构如: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了解语法知识,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语法知识的掌握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意,特别是文言文。我们也会发现一种情况,语文的语法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特别轻松。各国语言的语法都有许多共通之处,所以为了孩子能学得更轻松,咱们还是得教语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