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钉钉联播教你作文写出新高度
原创来源:清徐中学
教你作文写出新高度

站在时代前沿,高一、高二年级用钉钉联播的方式,教你作文写出新高度,去引伸,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
/////////////////////
且看高一联播
当新冠疫情遇上传统清明,我们的国家在黑白底色中,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我们学校以主题征文的形式,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心声:铭记英烈、传承精神、无畏追梦。我们的高一年级,则是以作文联播的形式,从基础写作上为学生夯基助力,用家国情怀引领学生缅怀英烈,力求能让学生带着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学习追梦的路上稳步前行。
本次高一作文联播由高一年级资深教师贾彩凤主讲,基于高一年级初次接触正规议论文训练的现实,贾老师本次作文联播重在夯实基础写作技能,分主题征文问题汇报、作文提分方向、议论文写作知识三个方向进行讲评。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结构意识薄弱和作文无从下手的现实问题,直观而形象地给高一年级所有同学提供了两种行文结构典例,希望能对初次接触议论文写作的高一学生有所助益。
学生感言
519班赵鑫宇
“议论文”虽只有三字,却字字重于泰山。对于高中生而言,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就是一块儿难啃的面包。今晚我们愉快地欢聚在一起,听完了贾老师的作文讲座——议论文写作夯基。
贾老师以最近刚刚过去的“清明缅怀先烈”的话题,引入了主题议论文写作。又以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漫画展现了我们写作文时的状态,我们提出了许多议论文写作的技巧。首先,贾老师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书写的重要性;接着,从结构方面入手,铺展开给我们进行详尽的讲解,还给了我们许多结构框架技巧。确实,哪一块儿圆不是由方形磨去边角料而形成的?同理,在运用框架结构的过程中,大家必定可以在多次磨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结构的亮点给自己的作文添上独特的色彩。然后贾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选材的方法,要求素材要新颖、丰富、真实、典型,要紧扣中心论点,让素材给文章增色,而不是抹黑。最后贾老师借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和两篇学生习作进行直观讲评,结束了讲座。
贾老师用的两篇习作居然是我的,悄悄激动中……
贾老师语言风格亲切幽默,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在快乐中学习。通过这节课,我们对议论文写作有了更多的认识,贾老师提供的框架结构也打开了我们在写议论文方面的头绪。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这是蒲松龄老先生的一句话。我想写作文也是如此,毕竟痴人成事嘛!
我坚信,就像贾老师说的,即使写作路上充满艰辛,只要不放弃努力,我们必定会幸福地栖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不说了,赶紧再看看回放去!
529班王思鹏
在歌曲《清明》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蕴意中,贾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拉开帷幕。贾老师以“议论文写作夯基”为总标题,先是针对这次的征文进行剖析讲解,然后是对议论文日常写作的方法指导,侃侃而谈。
首先,贾老师通过“逝者浩气长存,家国永念”“生者奋进”等话语,讲述庚子年这个特殊的清明,再循序渐进,引入征文题目进行深入讲解。针对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起初几个我还在暗喜,但到后几个,我几乎个个“踩雷”。才明白了,前几个是最基本的,一篇作文要想在考场上拿高分,做好最基本的同时,还要打破难点的壁垒。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并会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加注意。之后,贾老师着重强调了议论文的“结构”。在写作中,文章要思路清晰,结构调理。如果文章杂乱无章,结构混乱,阅卷老师批阅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但结构虽然是固定的,内容则需要我们视情况灵活变通。是我们运用结构的框架,绝不让结构限制我们的情感。
最后,写好作文并非难事,日常的积累与琢磨必不可少,有志者事竟成。要有一颗想写好作文的心,保持热爱,并付诸于实践与坚持,勤于总结。书痴者,才会文必工!
530班周嘉悦
这节作文课教了我们议论文的写法,写议论文切记不可干巴巴的。首先必须要有论点,论点分为总论点与分论点,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证是证明论点的过程。写议论文时内心要有详细的框架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共分为四种,分别为:总分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正反式结构(对比式结构)。只要整理好框架就可以使自己写的议论文更加有说服力。作文的提分方法有很多。首先标题要引人注目,并且开头与结尾可以适当联系,有严谨的结构,并有足够说服人的语言。再说服大家的时候要运用好的素材以及合适的手法。切记,书写一定要认真!这就是我这节作文课后的感悟。
且看高二联播
高二年级此次作文联播课,有资深教师王俊峰主讲。他本着“立足高考,精准施教”的教学理念,设置了三个模块:近5年高考作文题对训练备考的启发;高考满分作文的启迪;清明假期学生优秀作文点评。
第1模块,研读近5年的高考作文题,旨在探求其共同的特性:育人性、时代性、思辨性、任务性和应用性。在此共性指导下,去思考、确定在平时训练备考中应该多关注的话题,比如:结合现在的“战疫情”,应特别关注的“青年偶像观”的问题。在这一模块中,又结合自己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情况,介绍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两个主要特点:匆促性与直击性,并概括出“好作文的十条标准”,以及基于高考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两个特别注意”和“三个务必做到”,以期帮助学生们深度、全面地理解高考作文的写作与评阅情况,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目标。
第2和3模块,对照进行。通过从不同视角深度解析近年来有代表性的高考满分作文,从中梳理、归纳出了15条有益的启迪:
思想意蕴的高超丰厚
阐述载体的精心选择
浓化色彩的层递铺排
丰满内容的拓展开合
迅捷灵动的知识调遣
新颖独到的层次衔接
行动细节的强势追求
醒目出奇的意外突转
巧借热点的变幻创意
贯通文脉的绵密伏应
提升品级的亮点设计
机敏超常的另类视角
理趣交融的诗化造境
叙事悬念的着意强化
经典素材的异趣翻新
通过对高考满分作文的深度、全面解读,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得满分,从而自觉地使自己的作文逐渐具备满分作文的这些“特质”。其中,对照、点评了学生清明假期的优秀作文,这些作文之所以“优秀”,正是因为具有了与高考满分作文同样的“特质”。最终,期望让广大学生真正懂得“高考作文应该这样写”的道理。
学生感言
499班孙冉
得作文者得语文
——听作文讲座所获
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特点
试题集中体现:育人性,时代性,思辩性,任务性,应用性
对我的启示:从个人角度,崇尚礼,修身教养,境界襟怀,荣誉智慧,敬业乐业爱美向善,自律协作,反思自省。社会角度:生存发展,文明进步,构建和谐,命运共同,勤劳勇敢、珍爱自然,奋斗进取,求知实践,家国情怀。所以在日常练习中写作要源于生活,落实立德树人。
二、高考评卷特点
阅读时间短,任务量大。所以,好作文标准是:书写工整(更不要有涂改),主题要吸睛,构思精巧,立意新颖,材料新,梳理透明,开篇新,文笔精彩,文体规范,在符合要求前提下,最大化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对我的启示:突出自己强项,避免弱势,引起老师注意,防止被埋没。“不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想起钱学森;不要在挨饿的时候,才想起袁隆平;不要在病患的时候,才想起钟南山;更不要在幸福的生活里,只想到网红、明星。”这样的话语有思想的深度和直指人心的温度。
三、高考满分作文
1.思想意蕴的高超丰厚
不宜玩深沉,不要太复杂,不要太超前,不要太逆向,考场上不过分钻尖取极,要有家国情怀、彩色生活,崇尚和平、民主、自由,忧国忧民,亲近下层,与民同乐。
2.阐述载体的特征选择
为话题找一个形象的依托,理趣交融注入论述智性,文章要大气。
3.浓化色的层递铺排
浓化色彩,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经营文章亮点的意识。
在今后的作文习作中,我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多积累,多练笔,从日常做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00班张雨欣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4月10日观作文联播有感
今晚,月夜微凉,灯光明媚。闻声如见人,王老师清晰沉稳的声音伴随着一张张幻灯片,让我如置身在教室里,身旁是和我一样怀揣着梦想的同学,正如醉如痴地听讲。我们心怀万里阳光,管他窗外是雪是霜………
好的作文布局是疏可跑马,但又密不透风。在这节作文联播课上,老师就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特点,明确了我们当下应该关注的内容和范畴,提醒我们写作应该源于生活,并使之与时代、社会、人生、世界、自然等联系,揭示出高考作文的本质是在符合作文题的要求下,“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截至此时,举国上下疫情防控仍在持续。而王老师给我们的相关写作启迪是:思想意蕴,必须高超和丰厚。例如现阶段我们的青年偶像观,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我们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里有光,我们的作文才会发光。
今晚的作文联播,除了让我掌握了许多作文写作技巧,更让我感觉到了高考将近的紧迫感。时间过得很快,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已经容不得我在原地停留
同学们,我们本是追梦年龄又怎能妄自蹉跎流光?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为理想执着的自信,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501班岳文欣
观《高考作文应该这样写》有感
今天,有幸能够听到王俊峰老师讲解有关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借此也为自己定下了硬性目标。
正所谓“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不仅在语文这一学科中凸显其重要性,在高考当中也占有很大地位。从王老师的教导中,我们知道,高考作文需要的是“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的原则,一篇真正扣紧阅卷老师心弦的好作文,离不开考生细致且缜密的“规划”。想要规划的透彻,显得出类拔萃,考生本人就要在紧张的环境中最大化地显示自己的写作才华。首先,要有高超丰厚的思想意蕴,此高超非彼高超,过分解读最为致命。就拿去年的高考作文来讲,其命题是“热爱劳动”,王老师为我们展示的那篇满分作文,其中的知识储备令人赞叹,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均有涉及,这样的作文,很难不打满分。其次,要对载体精心选择。标题的选择尤为重要,选对题目,才有可能将先声夺人的大气所释放出来,《风,可以穿过荆棘》这篇满分作文的标题值得我们去品味。“风”,一个大自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却可以和“挫折”放在一起,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风,或是从挫折的荆棘之地呼啸而过的力量,或是将痛苦无限放大的狡猾者,这样一个题目,不仅缩小了主题本身无限大的范围,而且使文章立意更加鲜活新颖。
王老师在叙述每个方法的过程中,还为我们穿插了一些同学清明假期的优秀作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感受每种方法所折射出的高效。启迪之深无法言喻,希望我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使我的作文更加灵活高超。
502班曹国苗
文有境界自成高格
——观看“高考作文应该这样写”有感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高二年级同学观看王俊峰老师的有关作文写作方法的直播课。
我记得我的老师曾这样点评我们的作文:“文无定性,贵在鲜活。”也就是说文章要写出个性化,切不可千篇一律。今天王老师说的“化抽象为具体”有相似之处。当写到“挫折”这个抽象名词时,我们可以将它换为更好理解的名词”风“。这样,我们的文章不仅不会只局限与抽象意义上的层次,更可以夺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不落入俗套。大家都写挫折,我便突出我的个性,写成了风,“唯有风可以穿过荆棘”,这样的文章,立意自然高深,文章也就有了更高的格调。
还有一点令我感触很深,就是用铺排手法。我写文章时,经常设置多个分论点,这样更能有力论证文章的论点,而且一个个的分论点,又使得文章的结构严谨,看起来整齐划一。如这次的清明假期作文,我抓住清明是“纽带”这一中心论点,层层递进。分论点分别设为“清明是文化与生活之间的纽带”“清明是家与国之间的纽带”“清明是逝者与生者之间的纽带”。这样三个排比句,抓住文章中心,也就成提升了文章的格调。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
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去学习如何写作,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503班李文艳
古人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王老师的作文讲座使我收益颇丰。
听老师析作文题,择作文题,品他人文,取其精华,促己进步。满分作文的启迪是要内容有深度;人格有高度;感情有浓度,写作源于生活。所有一切如同一场好莱坞大片令人目不转睛,但最令我铭记在心的是—听老师讲立意: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不要太逆向。贴近生活,联系现实。
总之,这次作文讲座令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在与老师一起共品作文。
清徐中学官微/20200412期总第1059期
稿源/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责任编辑/老乐阿伟
编审/清水徐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