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汉语表达可谓丰富多样。如,同是对“笑”意的表达,文人们因情境的不同所用词句也各不相同:自信、豪迈的人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沮丧的人会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淳朴、好客的村民会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征战沙场的将士会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凡此种种,千姿百态,人见人爱,千古流传。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达出不同的感受、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针对汉语这一特点,联系当前人们对待汉语的不同态度及使用汉语的情况等,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莫让汉语染上尘
1818班陈奕洁
指导教师:罗洪眉
“美”是什么?是一件珠光绸缎的华裳,还是那光景旖旎的椰树海滩,抑或是略施脂粉的俊俏容颜?说到美,你或许会想到很多,它似乎没有一个绝对的适用范围,可如果有人问你:“汉语美吗?”你或许会一时愣住,疑惑的思索一番。
在我看来,美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本身散发的外在美感,另一种是事物内在的丰盈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汉语,是两者兼之。
汉语的外在美体现在它古朴端庄的方块字上,其内在的丰富体现在别致细腻的表达上。同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却可以用不同的语调、语式、语气表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吞声踌躇不敢言”是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愁,“剪不断、理还乱”更是一番愁。同为“愁”,描摹方式却有具体与抽象之分,表达的愁绪也有浓有淡,带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可就是这样富有魅力的汉语,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下,也遭遇了不少冷眼。
有人爱汉语的源远流长,可也有人嫌他落后迂陈;有人钦佩它的博大精深,却有人说它冗杂繁琐;有人沉醉探寻中华文化之中,却有人痴迷于追求洋文化。
或许,对汉语不屑一顾的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汉语是老了点,融入了五千年文明的骨髓,在其灵魂深处已打下岁月的烙印。它出现得太早,以致我们至今都难以捉摸透那龟甲上的古老字符,它使用得太早,以致我们如今读起“知乎者也”的表达,总觉得有些绕口。可也正是年代的悠久又为其注入了另一种沉淀感,使得它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历久弥新。
寻找汉语的美,要求我们不断挖掘、不断探索。它美得并非赤裸肤浅,而是需要我们带着思考沉潜其中,细细品味,需要我们轻声吟诵,感受每个平仄字音的音调变化。或许我们始终无法掌握透这样一门语言,也无法记住每个方块字的读音释义,但我们必须学会去热爱它、欣赏它,因为汉语是我们文化的根。只有带着这样的一份敬畏之心了解汉语,才能透过它去感悟历史的变迁,新时代的脉搏。
当我们还在对传统文化颇感头疼时,世界各地都有了热闹且别具特色的唐人街;当我们还在回避古代的经典文化时,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救援物资正向我们驶来;当我们还在朋友圈用外文记录心情时,汉语已在去年被纳入了俄罗斯最重要的国考;当我们还热衷于练习小语种时,我国外交官正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发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汉语,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不会因时代的前进而停住步伐,不会因年代久远而固步自封。它不仅是美的,更是灵动的,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正被赋予更多的新时代元素,越发活力!
既然汉语是美的,那就别把它落在一边,别让它染上了尘,好好拾起它,让它与时代齐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