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这事,真带劲
要求: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少于800字;③符合文体要求;④不得抄袭。
【审题】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事,真带劲”是个主谓短语,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应该不难。但是要想写出新鲜感觉和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1、这事,这是主谓短语中的主语部分,而且“这事”中的“这”是代词,这就注定了这个题目锁定的是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那么,“这”,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目睹别人做的事,或亲耳听到别人做的事……
2、“真带劲”,“带劲”的意思是两个:一是有力量,有生气;另一个意思是:引起兴趣
“真”是程度副词,体现出的这事带来的带劲程度。
所以,本题要求考生在写作审题时,扣住“带劲”,从体现真善美的正能量方向写作。
记叙类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1、成长感悟类2、感恩感动类3、励志素养类4、审美感悟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
比如:严格的军训生活,让我尝到风雨和酷暑的痛苦,也尝到超越后的快乐。军训这件事,真带劲,让我挑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1、开篇点题2、自然描写,衬托心境3、写背景介绍,引出下文4、触动点:
具体可以这样展开:挺立在迷彩服中间,我似乎闻到太阳炙烤橡胶跑道糊焦的味道,闷热的空气几乎让人窒息。帽子下的连长的汗水顺着脸颊悄然滑落,然而,他却不顾这些,继续给我们布置任务----排队跨栏!这是我最不擅长的项目,看着一个个同学,将一米多高的跨栏上轻松越过,胆怯和恐惧,笼罩着自己,似乎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明明路途清晰,却挡在千里之外。果不其然,失败像阴霾的天空,看不到一丝丝的透亮的希冀。摇头、叹息、难堪,又一次敲响内心。连长走过来说:“快不过去的不是你的腿,而是你的心。你提前判定了死刑,所以,从心里要相信自己才可以。”望着他坚定的眼神,我又重新尝试了一次,果然成功地跨过了心理的障碍,余下阵阵掌声……
5、发生感触:这件事,真的很带劲!克服困境后,我学会了充满自信超越自己,同时也明白了:凡事,全力以赴的道理……
6、深化主旨,首尾呼应:当然考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经历,来选择不同素材。
二、感恩感动类:
这种可以展示,这个可以打破以往的方式,不写得到,而是付出
如:能有这样的机会,照顾生病的奶奶,真带劲,让我体会到了如何关爱家人和付出的快乐。
1、开篇点题2、引出下文——引出奶奶生病……3、写奶奶的病情状态,突出年迈和自己的焦灼。回忆过去,奶奶在照顾我时的细致和温暖的场景……4、写自己学着奶奶照顾自己的方式照顾奶奶,喂药、量体温、洗手、擦脸……并学会了熬粥,一口口喂奶奶的场景,描写细致……这个时候要突出细节,突出自己第一次照顾奶奶的不适应,或者小挫折
5、看到奶奶的身体渐渐好转,深切感到,当初亲人照顾我的不易……
6、照顾奶奶这件事,真带劲,我深切理解了亲人对我的付出,也谢谢奶奶给我照顾她的机会,让我学会了用你们爱我的方式,来尝试爱你们……
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叙述。
三、励志素养
此类,可以体现社会的精神,还有为人处世之道。
比如:我主动推荐话剧主角来代替自己,最终获得演出的巨大成功,这事,真带劲!不仅让话剧获得一等奖。这事给人的力量是:成就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1、开篇点题
如:华丽的灯光下,演绎着一场历史盛宴,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定格成美好!这事,真带劲!-----题记
2、引出下文
可以用过渡法,我们讲过的方法引出下文。
3、背景介绍
如:话剧演出的日子渐渐逼近,作为主角的我,有一段台词如横亘在面前的一道峡,不得逾越向前。虽然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情感、表情等不到位。这时,作为配角的同桌,走了过来,看到发愁的我,主动协助我。
然而,圆润的发音、恰当的表情、恰如气氛的情感表达,一下子震撼到了我。她的示范,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心中的坚冰,如一缕暖阳,点亮了花朵;像一股清泉滋润了心中的干涸……
4、重点事件
心中有过一丝的挣扎,但是我勇敢地向老师推荐了同桌作主角,而我做配角……
当彩色的灯光将舞台照亮,当众人的目光开始向我们聚焦,当悦耳的音乐缓缓响起,我们的历史舞台剧,开始了最佳的演绎……
曲终剧终,台下是雷鸣般的掌声……
5、升华主旨
这件事,真带劲,我知道自己做的很棒,虽然没有演主角,但是话剧效果出奇的好!
这不是一件快乐而有意思的事吗?欣赏别人,成就别人,也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6、首尾呼应
第四类:审美感悟
这种类型可以写:我们参与活字排版印刷,这件事,真带劲。这是一种传统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智慧的再现!
1、开篇点题
2、引出下文
如: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小桥,雄伟的建筑,远远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走进大堂,感受这古老文明带来的气息……
3、观察墙壁
这里可以介绍,活字排版和印刷的墙上的展示,以及流程图。还有古代的繁体字的模子等。
这里有过去祖先们的智慧,这里有他们的勤劳的见证……
4、实践操作
这里介绍,我们体现了活字排版的过程,繁杂中带着清晰的逻辑,逻辑中透着无形的智慧……我惊叹他们的创新的同时,感叹文明进步的脚印……
5、深化主旨
这事,真带劲,让人忍不住遐想,忍不住心生佩服,传统汉字的排列,加上沈括的发明,不正是另一种精神的传承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传承古人智慧,让传统文化赋予一种新的血液,不是一件非常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吗?
6、升华主旨
这类话题可以延伸很多方面:传统工艺、艺术、书法、习俗等。
语文学习要早接触、早重视,虽然上面只讲四大类,但是这四大类又分成好多主题,每个主题都有格式和基本功的练习,所以,这是一门学问,希望重视语文的素养的培养,提升语文境界!
参考立意:
(1)这场游戏,真带劲
(2)这节课,真带劲
(3)一场空中课堂,真带劲
(4)有“情”的生活,真带劲
范文:
这事,真带劲
话说,做什么事最带劲,当然是吃大闸蟹了。
作为一个吃货,我钟爱大闸蟹。据说,在妈妈怀孕时,她就爱吃大闸蟹,生出来的我,嘴里还像大闸蟹一样吐着泡泡呢!或许,这就是我钟意吃大闸蟹的原因了。
那是周日的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着作业,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直窜我的鼻孔,又听到“咕嘟咕嘟”的烧水声,我顿时激动起来,推开房门,便向厨房奔去。因为,我知道,那是妈妈在蒸大闸蟹的味道!
“好了没,好了没,我都等不及了!”我不停地催促妈妈,“马上好了!别急!”妈妈边回答着我,一边打开锅盖,提起了那两只红彤彤的大闸蟹,放入了盘中。
我已经等不及了,立马从妈妈手中夺过盘子,放在桌上。也不顾大闸蟹的烫,解开绳子就准备开始享受啦!
首先,我先将大闸蟹翻个身,看看这是只公的还是只母的。嘿,瞧壳底那尖尖的角,是只公的大闸蟹!哈哈,这次又有软糯粘稠的“膏”吃喽!话不多说,开吃吧!
我先掰下它的壳,只见里面有几块黄澄澄的黄,我立刻倒上醋,用筷子搅拌一下,顺着醋,将它们吞进了嘴巴。当我细细咀嚼黄时,我立刻感觉到一阵鲜香在我的唇齿间荡漾,配上一些醋,更是美味!
紧接着,那一块白玉般的膏便呈现在我眼前。只见这块膏黄中透白,白中透黄,表面还附着一层油光。我立刻咬下一口,那白白的“膏“粘稠华润,黏而不腻,轻轻咀嚼,十分鲜美,很快便顺着喉咙滑进了我的肚子。
消灭完“膏”,接下来便进入了吃蟹的高潮:吃蟹脚。对于如何吃出壳中的肉,我可是独有一手呢!我先拿起一只蟹脚,掰下它的尖角,留下储藏着肉的“大腿”。然后,我咬下其中的一头,将另一头对着嘴巴,一下一下地往另一头咬,将长条的肉咬出蟹壳。接下来,就可以享用完整的蟹肉啦!我将青灰色的蟹肉放进嘴中,蟹肉十分鲜美,嚼起来也十分有韧性。一眨眼,八只脚都变成了垃圾中的碎渣。
刹那间,一只大闸蟹便被我扫荡干净。舔舔嘴边的残渣,蟹的鲜香仍在我的舌尖徘徊。
如果说,做什么事最带劲,当然是吃大闸蟹了。一拿,一提,一掰,一扯,一翻,一吸,一咬,一咽,大闸蟹不仅吃出了美味,还十分讲究技术呢!吃完后,只有两个字:带劲!
行文结构:
使用题干中要求的“这事,真带劲”为题目。第一段开门见山直入正题“话说,做什么事最带劲,当然是吃大闸蟹了”,干脆利落。第二段追溯我爱吃大闸蟹的原因,丰富了文本内容,增添了阅读情趣。第三段开始写吃大闸蟹“这事”,明确时间地点场景,颇具诱惑力。第四段通过语言描写,第五段抓住细节描写,一夺字,突出我对吃大闸蟹的喜爱程度,充分蓄势。行文过程中借助表程序的词语“首先”“紧接着”“接下来便”“吃完后”等等,完整有序地记叙了“我”有条不紊地享受美味的过程,可读性非常强,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性。结尾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结构严谨完整突出中心。
可用素材:
(1)作为一名05后,我乐于在IT的世界里畅游。“故纸堆”于我而言远隔了千年,更像是发生在另一个维度里的事儿。去年暑假,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我们以PPT的形式介绍一位古代诗人。我勉为其难地选择了唐朝诗人李白。看看其他同学,也无不把这项作业视作负担。而我之所以选择李白,仅仅因为他是我游戏中经常使用的角色。虚幻世界里的李白,白衣长剑,是男孩做梦都想成为的绝世高手。然而,现实中的李白并没有那么多光环。“李白斗酒诗百篇”,我曾以为是对这位“诗仙”的赞美歌颂。仔细看来,他其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甚至在朝堂上,也会像一滩烂泥般醉倒。我不喜欢这个真实的李白,没有飘逸长发,没有银鞍白马,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因为酗酒而暗淡的人生。对于李白被酒精消磨掉的意气才华,为什么竟没有一个人去指责他?
(2)带着深深的不解,我一头扎了进去,搜索查阅李白的生平。发现他在自己的青壮年时期,每日基本处于买酒寻欢、醉生梦死的境地。为什么?真没想到,探索埋藏在“故纸堆”里的玄机,居然这么带劲。据古籍记载,李白任侠豪迈,以“我辈岂是蓬蒿人”自诩。然而,大唐万邦来朝、繁华强盛的表相下,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挥霍无度。李白希望能“大道匡君,示物周博”。玄宗却只想要个夸示盛况的宫廷诗人。一次次进言努力都失败了。他只能狂饮,他唯有大醉,借着醉意发出孤独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不合时宜的醉话,也是那个时代最清醒、最独立的声音。一个风骨不为世移的诗人就如同一点微弱烛光,穿越了千年岁月,至今仍有余香。忽然之间,我明白了。李白何尝真正醉过,在醉乡中,他说出了自己的抱负,在烈酒中,他表达了对现实的愤怒。李白醉得坦荡,醉得真实,醉得无所畏惧。他的醉,比同时代的千万人都来的清醒。掩卷而思,我不由对这位”但求青山不厌“的诗人心生崇敬。此刻的他散着飘逸的长发,骑着银鞍的白马,还有一番丰功伟业等着他施展才华。谁说“故纸堆”里毫无乐趣?只要我们有一颗勤于阅读、乐于思考的大脑,其实宝藏无处不在。这事,真的很带劲!
(3)小城雪霁,冬日暖阳初露,一派静谧雪景中,万物似乎安眠。刹那间,几团雪球自空中呼啸而过,雪球的破碎声伴着我们的欢笑声萦绕耳畔。打雪仗这事,真带劲!一场小雪,便能成为一场“国战”的导火索。双方划好“楚河汉界”,便在林子里开战。团团雪球破空而去,双方二十多人激战甚酣,不一会儿敌我双方便有人“中弹”。见状,我方大将便躲在一棵棵树后恢复体力,我与另几人开始大量制造“弹药”。敌方攻势丝毫不曾减弱,“噼啪噼啪”,雪球接二连三击打在树干上,一时冰花四溅。恰逢敌方“弹药”耗尽,顿时陷入劣势,我方乘胜追击,一时间大克敌军,轰开敌军“国门”。我喜上眉梢,开始不断加油助威。正所谓“一击震醒梦中人”,敌方竟一下子明白“科技强军”,不知从哪找来一块长纸板,先将雪球抛向空中,再用纸板将雪球向前抽去,速度较先前快上不少,号称“超音速导弹”。敌方依此扳回一局,却不料一物降一物,我方新研制出“导弹拦截技术”,看准“导弹方向与速度”,预估位置,便能实现“精准拦截”。见此,我更坚信我们能获胜。可谁知战事变化无常,敌方“导弹”误中敌方主帅,主帅顿时气得呲牙咧嘴,而“导弹发射者”正立在原地不知所措。我方众人看到这一幕笑得前仰后合,不再发起进攻,仿佛看戏一般看敌方二人吵架,敌方主帅被我们这一举动气得抓狂,开始冲我们大吼,一句一跺脚,一词一抬手,脸上表情却无丝毫狰狞,反而充满喜感,霎时我们笑得合不拢嘴,这笑容也感染了敌方众人,不过碍于阵容,他们不得不憋着,直到有人憋不住了,敌方便都大笑起来。
(4)不料这一笑,竟牵动“江湖纷扰”。敌方众人因此“分道扬镳”,我方索性也“各自为营”,不分敌我,众“侠士”混战一团,想要“称霸武林”。“流星帮主”双臂前后甩动,将身后预先准备的雪球向前投出,脸上双目圆睁,注视前方,却不料被上方的雪球砸中,正是“飞花盟主”施展“天女散花”。她将一团团小雪球接连抛向空中,雪球在空中碰撞四散冰花满空,众人来不及躲闪,她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满面自豪,转头向一旁观战的母亲挑了挑眉,恰被潜伏许久的“血杀门主”一击正着。她母亲见此便过来护着女儿,笑骂道:“谁再打我女儿我就要他好看!”她也附和道“来呀!我妈可是我的杀手锏!”众人皆捧腹大笑。而那方雪景也和谧依旧。一场雪仗结束了,众人却仍沉醉其中。不得不说,这事,可真带劲!这段日子也因那童真与欢乐带劲起来。尽管之后几年也下了几场大雪,也打过几场雪仗,却总觉没这场雪仗带劲,也总觉日子再不能如往昔那般带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