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树上》解读版

  《生活在树上》解读版
 
  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冉少华
 
  2020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生活在树上
 
  浙江一考生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嚆矢[hāoshǐ]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犹言先声。出自《庄子·在宥》:“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成玄英疏:“嚆,箭镞有吼猛声也。”
 
  滥觞lànshāng,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等。
 
  振翮,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重要著作《追寻美德》(1981)、《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
 
  肯綮kěnqìng,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祓除fúchú,意思是指除灾去邪之祭,或者清除;消除。
 
  薄脊,贫瘠,缺少养分。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孜孜矻矻zīzīkūkū,意思是勤勉不懈的样子,出自《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柯希莫,《树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
 
  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祓魅:意思是扫除妖怪,驱魔。文中应该是指“祛魅”,disenchantment,这个词来源于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社会学用词,指西方国家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理性化)中,人们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赋魅,艺术作品包裹了宗教情绪,甚至承担救赎功能。无论是表现美,还是体现善,这些艺术都如同被赋上了一层“魅”,即赋魅。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一觇,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投诚,意思是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即投降。投以诚心。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
 
  反智,对知识的怀疑和不尊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把人的精神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即精神变为骆驼,骆驼变为狮子,狮子最后再变为孩子。这是一个经历过痛苦的负重(骆驼)、勇敢的搏斗(狮子)之后的孩子,这是凤凰涅磐后的新生。
 
  “永远重复”是尼采式神话,他将历史描写为一系列永不停止的重复循环。尼采认为,认识到这个真理将鼓励每个人细致考虑他们的决定,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是值得重复的。
 
  洵[xún],文言副词。实在;确实。
 
  陈年喜,常年在外打工,并写诗多年,在《诗刊》《中国诗歌》等杂志发表。被誉为用诗歌撑起生命的尊严。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玉墀[yùchí]宫殿前的石阶。汉武帝《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切斯瓦夫·米沃什,美籍波兰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被禁锢的头脑》、《个人的义务》、《务尔罗的土地》等。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创始人。曾经师从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罗素。著有《逻辑哲学论》(1921年)。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婞直xìngzhí,意思是指倔强;刚直。《楚辞·离骚》:“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遗世独立,“遗世”的意思是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冉少华老师注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