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之陆游(一)
作者:赵裕黄腾
每每读陆游,我只能感叹他那悲凉的一生。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他的诗现存就有9000多首,是史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的诗风豪壮悲愤,是极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诗人,只可惜生不逢时。年仅20多岁,以状元的成绩中了进士。却一直不受重用,一生如他自己所说——“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心想报国,却没有机会。
陆游诗风豪放,老年颇不得志。他的豪情,他的壮志,都令我挥之不去;无论他经历多少坎坷,经历多少磨难,不变的是他那颗爱国的赤子心啊!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陆游的关河梦到底断送在哪里呢?貂裘很久没穿都已经落灰了,敌人还没打败,诗人已经老的两鬓花白,只能默默的哀叹流泪。其爱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自己的心酸,他都不看在眼里,只关心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只恨那些昏庸的君王奸臣,导致自己无能为力。一个如此爱国之人却落魄潦倒,属实令人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手一松,便满怀悲愤和遗憾离世。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笑了:“铁马冰河入梦来”。
金戈铁马之陆游(二)
作者:邓霁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题记
第一次接触到陆游,对他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个有才华,有抱负,有节操但不得运的好官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没有尽头,没有出路了。此时,鲜艳的红花绿叶映入眼帘,又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村庄。透过这首诗,我清楚而强烈地感受到了陆游那种永不宁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我内心涨起一股仰慕之情。
壮志难酬,陆游的报复并未实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想当年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寻那梦想中的宏伟蓝图,回首人生,坎坷不断;流年似水,豪情依旧;沉思往事,满是心酸。如今已两鬓霜白,满腔热血,终被现实阻断。细品《书愤》,我读到了陆游那朝廷的怨恨,但更多的是他那不可磨灭的爱国之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若把年少时陆游概括成不得志、有能力、有才华;老年的陆游则是有梦想、但难以实现的。短短二十八个字,概括出陆游一生的志向与心愿,与其说是他留给子孙们的遗书,不如说是未完成的遗愿。
细读陆游的诗,实际不难发现它柔情似水的那一面。“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短短数语,将陆游与他心上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描绘的淋漓尽致。“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杯愁绪,让人联想翩翩,三个“错”字的感叹,又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漫漫诗词长河中,陆游的文笔令人敬佩不已,他像李白般豪放,杜甫般忧愁,又像李清照般婉约,陆游那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感和他那出众的才华,将会成为中华文学史上挥之不去的印记。
金戈铁马之陆游(三)
作者:余郡桠
陆游,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虽如过眼云烟,也不免感慨颇多。少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难免纠缠着他的思绪,一幕幕浮在他的眼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那么自信的你有些壮志豪情,可惜造化弄人,落得不知关河梦断,往事成风,而那颗报国的心却一直坚定着,从未改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九州未见,这是他至死也不舍抛下的遗恨,虽然他已经知道死去是“万事空”了。他一贯主张抗金,渴望从军杀敌,不管怎么样,那浓浓的爱国信念和情怀是始终都不会变的。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生动勾勒出村童们在刚放晴的傍晚种种嬉戏的情态。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情趣,农民朴实知足的思想,小孩的活泼天真,对农村家庭关切和同情。多处运用反语,对比等手法,写的趣味盎然引人深思。
八百余载后之今日,国家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着祖国日益强大和繁荣。如若陆游在世,其诗作定会是另一种感慨。
肖远新老师点评:读诗读人读历史,品字品句品人生。诗人陆游,千年之传奇。让孩子们走近陆游,品读陆游的诗作,感悟陆游之人生。学语文,离开了历史,其文字是苍白的,其知识是单调的。孩子们在那个金戈铁马的历史长河里,从文字中寻觅诗人的情感世界,从诗句里体验古人的悲欢离合。让孩子们在研究型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型写作;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凡的意义。许多孩子写作,困于“立意不深刻”;如果在这种研究型的阅读和写作中,让孩子的思想更深厚,思维更深远,思绪更深入,何愁其文章“立意不深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