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他_____了》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表达要素为“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材编排了三个板块,一是交待本次习作的任务,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谁感动、生气、兴奋……的样子让你记忆深刻?回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下来,特别将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二是给了一段例文,并提示学生将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的方法。三是引导学生调动元认知修改习作。
本次习作除了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还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将一件事情写清楚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共编排了七次左右;而在事件中写出人物当时的心情,反应当时的感受,是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多彩的活动》中第一次提出要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心儿砰砰跳 》则要求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同时,尝试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内心的感受写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将事情写清楚,对于五年级下册的学生来说,已不是难点;在写事中加入对人物心情或者内心感受的描写,学生也有一定的基础。
从多个角度将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这是教材第一次进行训练,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一是多数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外在表现与内心感受”相关联的思维方式;二是还不能从多个角度将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教学目标
1.将一个人“感动、生气、兴奋……”的前因后果写清楚。
2.从表情、眼神、举动等多个角度,将一个人“感动、生气、兴奋……”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穿越心情密室”,梳理前因后果
一、确定习作对象
1.同学们,每个人的心情就像过年时的大礼包,各种各样,丰富多彩。请看(课件播放:出现一间贴有不同人物,不同表情、动作的心情密室)。
2.穿越了这间心情密室,看到这些人的表情和动作,你一定想起了某个人跟他们有类似的样子,请将他的名字(或者称呼)写在“密室解锁卡”上。
二、梳理前因后果
1.想一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什么会这样?请将关键词写在密室解锁卡相应的位置(PPT出示“密室解锁卡”任务一)。
2.学生完成任务一。
3.自我监控:想一想,他当时兴奋、伤心……的样子是不是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了吗?
4.找到了要去解锁心情密室的人,现在请大家借助卡上的提示,将引发他兴奋、伤心……的前因后果讲给同桌听,讲完后问问你的同桌,他听明白了吗?
5.同桌交流。
6.抽生交流。
【设计意图:好的语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撬动整堂课的教学。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教师一开课就创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语境——穿越心情密室,然后寻找生活中有类似样子的人。这样的语境,能够立刻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寻找到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人,去解锁心情密室。同时,调动学生的元认知,让他们随时监控自己的思考,确认自己的选择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的,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最后,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支架,让学生借助支架讲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利于已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形成能力。】
板块二 借助“密室解锁卡”,初探方法
1.听完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这些人当时的样子确实给人印象深刻。现在请你试着把这个人当时兴奋或伤心……的样子写一写(PPT出示“密室解锁卡”任务二)。
2.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抽生交流,互动评价。
预设一:我觉得小周写得好,比如,一向稳重的爸爸看到中国队终于进球了,在沙发上滚来滚去,还一边滚一边拍掌。他就把他爸爸看球赛时兴奋的样子写出来了。
预设二:我觉得小刘同学写得很好,他在写表姐看书入了迷时,是这样写的:表姐一边看一边叽里咕噜的念了起来,妈妈叫她吃饭叫了三次,她都没听到,还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好像全世界都只剩下书了。
预设三:我的同桌小张也写得不错,他在写妈妈生气的心情时,除了写了妈妈眼神像是有千万只利剑飞速向他射过来,还写了爸爸跟他一样,像个犯错的孩子,规规矩矩站在了沙发旁。
预设四:我要给小燕提个建议,她说张小小很伤心,因为只写了很伤心这个词,所以,我感觉不出来张小小的伤心。
4. 教师总结:从你们刚才试写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同学已经用上了四年级时候学过的方法,有的是通过写这个人当时的动作来表现他的心情,有的是通过写这个当时的语言来表现他的心情,但还有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去表现一个人的心情(或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想尽办法,尽可能的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新旧经验反复的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学生不是零起点,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试着写一写”和“交流碰撞”中,帮助学生逐渐建构新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块三 解码范例,明晰方法
1. 从大家都觉得写得好的片段来看,要想把一个人看不见的心情或感受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写这个人外在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个片段。
2.出示例文,请解锁这个人当时(着迷、伤心、兴奋……)的心情,并找出依据。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像这样,从多个角度写出这个人痴迷时的样子,就能让读者一下子成功穿越这个人的心情密室,读懂这个人当时的心情(感受)。请同学对照自己的之前写的,看一看学习了这个解锁范例之后,思考你的“密室解锁卡”还可以怎么修改,能让读者成功穿越。
【设计意图:从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到初步建立起“内心与外在表现”相关联的思维,思维的增长是清晰可见的。学生在摸索和建构的过程中,思维的层次是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的。教师的作用,范例的作用就是在学生摸索的混沌处,关键时刻,给予清晰的示范,以求帮助学生从混沌模糊迈向清晰。当然,此刻调动元认知反观自己的习作,让学生进一步将自己的思维理清。】
板块四 修改“密室解锁卡”,评价提升
1.请修改“密室解锁卡”,从多个角度把当时他(着迷、伤心、兴奋……)的样子写具体(PPT出示“密室解锁卡”任务三)。
2.结合评价表,自评互评习作。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我从两个角度写具体了他当时的样子。
我从两个以上的角度写具体了他当时的样子。
【设计意图:思维写作更关注元认知对思维发展的作用。习作评价量表就是很好地帮助学生利用元认知观测自己的思维的工具。在这个量表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标准,也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同时,学生更可以借助这个量表,在自评和互评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习作,监控思维,提升思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