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说明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语文园地中的“写话”《写写自己心爱的玩具》、“日积月累”《小儿垂钓》以及“我爱阅读”《王二小》,这些内容也都与“儿童生活”这一主题相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对于这个语文要素,统编教材做了系统安排: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提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二年级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其中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只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指向明确。但在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则要求能根据课文内容本身,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本单元针对这一语文要素,主要提供两种范例:一是抓关键句,联系生活谈体会,比如《玲玲的画》中抓住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联系生活说说体会。二是通过“比较”谈自己的想法,比如《曹冲称象》中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一封信》中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说说“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本单元四篇课文均编排了相应的课后练习,比如《曹冲称象》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玲玲的画》要求学生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一封信》引导学生先圈画第二封信的内容,再试着读出来;《妈妈睡了》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这样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可设计“争做故事大王”,讲讲儿童生活主题故事的任务情境,开展听、说、读、写、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7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2个词语,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读出这样的语气。
 
  3.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句子。
 
  4.能针对文本内容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
 
  5.借助关键词句,试着有序地讲述故事,感受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说句子。
 
  2.能针对文本内容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
 
  3.借助关键词句,试着有序地讲述故事,感受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和课时安排
 
  第一板块:走近古代儿童,感受曹冲巧思考(2课时)
 
  活动一:读准字音,通读故事,认识故事人物
 
  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辨别“称”和“秤”这对字音相近的生字。边读课文边思考:曹冲是谁?教师相机补充曹冲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故事人物,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活动二:圈画词句,比较办法,探寻阅读方法
 
  《曹冲称象》围绕“称象”这一问题展开,可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有几种称象办法?分别用不同的线画出来,初步了解官员们和七岁曹冲不同的称象办法。再读一读并思考: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圈画交流:曹冲称象需要哪几个步骤?学生按顺序说步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称象的过程。学生弄明白称象过程后,再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至少体会两个巧妙之处:一是曹冲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有一杆大秤”的问题,二是用石头代替大象,大象丝毫没有受到损伤。学生从中感受到曹冲善于观察、积极动脑的人物形象。
 
 
  活动三:结合习题,搭建支架,说说称象过程
 
  借助课后习题,给内容排序,再用上“先……然后……再……最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如图)。
 
  第二板块:走近现代儿童,感受玲玲会动脑(2课时)
 
  活动一:识记生字,理解词义,了解故事大意
 
  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重点关注后鼻音的字,如“玲、评、另、并”等。引导学生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生字,如“玲、详、幅、评、脏、糟”等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详、啪的一声”等词语的意思。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思考:课文写了玲玲的什么事?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活动二:圈关键词,梳理心情,习得阅读方法
 
  《玲玲的画》一文中有三个关键词直接描写了玲玲的心情变化,在学习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找一找、圈一圈,分别为“得意”、“伤心”、“满意”,梳理玲玲的心情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玲玲为什么会“得意”?为什么会“伤心”?为什么会“满意”?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深入理解“得意地端详”、“伤心地哭”、“满意地笑”等词,可做做动作来理解,创设情境安慰玲玲、夸夸玲玲等,最后读出人物着急、难过或满足、高兴的语气。读懂课文后,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玲玲愿意接受别人建议、肯动脑筋的人物形象。
 
  活动三:结合习题,抓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
 
  《玲玲的画》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按照课后习题的提示,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
 
  第三板块:亲情在身边,感受露西善沟通(2课时)
 
  活动一:读准字音,识记多音字,聚焦学生疑问
 
  认读生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读音归类的方式重点认读正音。本文出现了三个多音字“朝、重、结”,可以通过前后课文中词语对比认读的方式展开学习,如《古对今》中的“朝霞”、《曹冲称象》中的“到底有多重”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意思,识记多音字。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思考:露西先后写了几次信?有什么疑问?在学生的提问中,聚焦“两封信有什么不同?”“玲玲的心情有怎样变化?”等问题。
 
  活动二:尝试运用方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两封信
 
  《一封信》这篇课文中其实有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集中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分散在课文第7至14自然段,需要学生自己圈画出来,再整理成完整的一封信。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圈画关键词句的学习基础,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可尝试运用此方法,训练学生自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线分别画出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的内容,试着把第二封信读出来。接着,可分小组展开讨论:两封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帮助一起梳理。学生体会第一封信里处处都是不开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着快乐,并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也感受到露西懂事乐观、善于沟通的人物形象。
 
  第四板块:亲近家人,感受孩子细观察(2课时)
 
  活动一:归类识记,理解字义,感知妈妈睡觉的样子
 
  课文里“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可以进行归类识记。对于“粘”字的理解,可以用图片方式直观呈现,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理解“粘”的意思。联系之前学过的“发明、发现”等词语,请学生说说多音字“发”的用法。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关键句子。
 
  活动二:运用已学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积累短语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的第2至4自然段为并列式段落,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概括了妈妈的形象。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关键句,并圈一圈关键词语,感受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的样子,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再引导学生分别从哪些地方看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细细品读每一个自然段,圈出短语“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等想象画面,体会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读出对妈妈的爱。同时,也感受孩子亲近家人、细心观察的人物形象。
 
  活动三:结合习题,借助短语,说说家人睡觉的样子
 
  按照课后习题的提示,先照样子说一说“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等这样的短语,再观察、回忆“见过谁睡觉的样子”,具体说一说,能干的学生可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设计意图】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侧重习得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在学习后两篇课文中侧重加以运用,尝试提取关键信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要求逐步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一步步提升。学生在阅读时有思考,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读懂了故事,也感受到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形象,为讲好故事进一步打下基础。
 
  第五板块:学以致用,自我表达(1课时)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本单元园地中写话板块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正式写话练习,要求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生在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后,细心观察,并能借鉴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和词语来写,如借鉴《曹冲称象》中通过关联词“先……然后……接着……最后……”来介绍玩具的玩法;可以借鉴《玲玲的画》中通过拟声词、心情描写、动作来表达自己对玩具的喜爱;可以借鉴《妈妈睡了》中通过“怎么样的什么”短语来描写玩具的外形特点。教师可帮助学生明确框架内容,如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它好玩在哪里?先交流,再写下来。
 
  【设计意图】虽然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写话,但学生已在课文学习中获得了一些表达方式。学生能仔细观察喜欢的玩具,尝试运用积累的词语进行自我表达。因此,这次写话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寻,有框架支撑,降低了写话难度。这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板块:习得拓展,争当“故事大王”(1课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拓展安排“家务体验营”、“与亲人零距离”、“画教师,夸教师”三个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主题开展讲故事活动。
 
  “家务体验营”:通过《曹冲称象》、做手工和写话的学习,学生已学着有顺序地表达,在此基础上,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的词语说说自己做家务的过程和感受。“与亲人零距离”:用上“怎么样的什么”短语说说家人睡觉的样子。“画教师,夸教师”:动动小手画一画,细细观察想一想,描述教师的样子。按照评比要求,评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着重训练学生借助支架进行讲述故事的能力,在讲好课文里的故事基础上,再尝试讲讲生活中的故事。从文本里跳出来,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关联生活。借鉴课文表达,迁移运用并进行拓展表达,从而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内化。
 
  进阶评价,支持长程性学习
 
  单元统整教学应落实“学教评一体化”,关注学习活动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联系,支持长程学习并及时反馈。因此在学习活动开展中,教师设计以下三张量表,为《基础性评价量表》、《核心要素达成量表》和《成果展示评价量表》,分别进行实时评价、过程评价和拓展评价,从而实现全程进阶式评价。
 
  本单元的设计在整体视域中统整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统整目标。把零散的学习内容联合起来,使得学习任务走向整合,让语文要素得以逐层落实。学生在“争做故事大王”的任务驱动中,明确目标,习得方法,学以致用,实现了连续且有层级的进阶式学习,最终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能迁移运用。
 



 
 
  作者简介
 
  徐晓旭,嘉兴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曾获浙江省优秀导读员、南湖区教学能手、区优秀中队辅导员、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多次获奖,曾获浙江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学科素养竞赛一等奖,区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等,多次承担市、区、校等公开课、讲座等。从教十三载,她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教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