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变身十八线主播的心路历程

    原创作者:子玉星语
    庚子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节日的祥和以及假期的宁静。居家,禁足,相见不如想念。对于疫情的焦虑,笼罩着整个寒假。每天刷公众号阅读各种疫情的相关报道,一遍又一遍地刷,因为数据不断地在更新,每天研读多方案例。
    2月10日本来是开学的日子,但因为疫情,广大教师和学生继续宅家互不相见,改上网课。据相关数据表明,当天全国300多个城市的60万人民教师变身主播,通过直播为学生们上课。有部分高校是2月17日开学,于是,这一天也成为我和同事晋级成为主播的日子。
    临近2月17号原定的开学日,我所在的大学个各种工作群开始活跃起来,关于听课不停学的各种文件接踵而来。关于教师开网课的通知和文件,遇到了老师们各种不同的回应,随之学校的文件也是一个又一个版本相继出台。因为是新情况,学校和学院也是尝试着在走,文件通知和要求貌似都一直在跟进。就像每一个老师一样吧,面对新生事物,心中没底,摸着石头过河。可能和许多其他老师一样,我的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心理——不会吧,全部师生都上网课?
    因为近期信息量太大,我重拾写日记的习惯,写下了网课开课日志,既是记录下这样一段经历,也是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这里,我截取部分日志内容,与君分享。如果你也是教师,或许你和我有同样的经历,如果你是学生或家长,你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新晋网红们的蹒跚步履。当然,对于很多年轻的老师,他们可能动作麻利,上手很快。允许我膜拜一下这些年轻的技术大咖和小能手们。
    Feb.14,Friday,rainy
    今天开始,星期几的概念,终于荣耀回归。
    开学前一周,学院发来了学校所有班级的班长和学委的联系方式,非常给力迅捷,真心点赞。我这学期担任四个班的英语教学,每个班是两个自然班合班上课,共计8个自然班,班长和学委共计16人。下午,我通过手机号给班委发短息,自报家门,给了他们我的QQ号,大约1个小时之后,班委的QQ群就建好了。班委联系组织,当天建起网课教学群,我于是在班级群里发布教学信息通知。因为是新接的课,学生都未曾见面,透过他们的在线互动和合作,已经隔屏感受到他们的给力和可爱。
    有一同学群里问:老师,是上视频直播课吗?
    我:屏幕分享,语音讲解,如何?
    同学:老师视频直播吧,我们给您点赞。
    我:十八线女主播,怯。
    学生:刷。
    我赶紧去百度,刷是啥意思。度娘也没给我整明白。貌似我还是不会用这个词,求解。
    Feb.15,Saturday,Rainy
    现在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近期信息获取的平台,太多了。各种网课平台,之前付费的资源,现在全部免费开放。还有,各个平台竞相开设各种网络直播培训课程。后天就是网课开课时间了,可是我还稀里糊涂,没有准备好,心里没底。有学生联系我,说家里网络信号太差,上课时间她要去周边找网吧听课,或者去家后面的山头上。我非常能理解学生的难处,我自己家里的网络信号也是时好时差,真怕到时候掉链子。
    QQ群里有学生没有实名,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二舅什么三叔什么我爱你,很喜感,我说,不实名者就是下一周上课点名回答问题的重点对象,这一招果然很灵,秒秒就全部实名了。
    今天一天的功夫,我的手机里一天猛涨了各种群,学生教学群,学生班委群,教师网课各种平台群,超星学习通群,智慧树群,慕课群,U校园群,在线教学平台群,好大学在线,加上本来的学院群,教学小组群,又新下载钉钉,腾讯课题极速版,用了多年的手机更加不堪负荷,越来越慢,各种登录、注册、用户名、密码,脑子也满了。每天的信息铺天盖地,感觉一顿饭的功夫之后再拿起手机,就会发现某一个接龙的通知已经过了截止时间。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才关机休息,第二天早晨开机,工作群里前一天晚上在我关机之后发布的工作通知和接龙又过了截止时间。
    貌似每年新学期都千头万绪,尤其今年网课新状况,更是秒秒更新。
    Feb.16,Sunday,rainy
    明天就要开课了,我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自言自语,似乎是要跋山涉水去攀登一个未知的高峰。我其实一直怀抱侥幸心理,说不定学校和学院会放宽政策要求呢,毕竟,那么多老师发出了种种声音,也提议了若干可能,比如拿出以前学院做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或者请几位颜值高的小鲜肉老师露脸给学生集体上网课,其他老师负责作业批改和答疑就好了。
    下午独自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琢磨教学群里年轻同事分享的平台使用方法,U课堂用起来布置听力作业,小打卡微信小程序用起来布置朗读口语作业。翻来覆去,对照度娘提供的解答,我设置U校园和小打卡作业,新问题一个又一个地跳出来,我近乎崩溃了。
    到了晚饭过后,我还依旧忐忑不安,不知道明天该如何展开网课,但是有一点是确凿无疑了,明天网课肯定是要直面的。我不知道明天网课会发生什么,我只知道我还没有准备好。备课备到11点多了,睡前打了四个闹钟,就怕寒假的生物钟,还没能适应开学。
    Feb.17,Monday,Rainy
    早上早早起来,把今天上课的思路又梳理了一下,上午9:30-11:40是我第一次网课时间。8点半的时候,我打开了电脑QQ,因为今天打算在QQ群里上课的,但是,因为从没有上过,只是看过几个微信文章里的推荐,看过操作视频,没有实际使用过,不清楚会遇到什么状况,又该如何应对。于是我在班委小群里打开qq群的分享屏幕,在群里留言问有没有同学在线,帮我试试效果。有两位同学回应了我,我简单语音和她们对话,可以听得很清楚。
    到了开始直播上课的点了,学生秒秒到齐,在线签到,我戴上耳麦,语音开课。真的很不习惯,我一直是一个注重和学生互动的人,可是现在对着屏幕说话,就像把球扔进一团棉花里,没有回应,也无从知道效果。说着说着,就会心虚,就会停下来,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真的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成精。
    到10:30的时候,网络忽然断掉,我掉线了。手捧着电脑从卧室走到客厅,坐在离路由器最近的地方,还是没有信号。我反反复复地链接网络,都不成。我想起来可以用手机在群里回复同学们,让他们预习课文。这时同学各种支招,有同学让我用手机热点来给电脑联网,并且还体贴地发来链接热点的截图,教我到手机设置里去操作。尚未谋面的学生,已经知道我是一个不会链接热点的老师了。
    好在,不一会儿,网络又有了信号,刚才的小插曲,就当是课间休息了。于是,继续上课,不算华丽地完成了一线教师到主播的初步转身。
    中午,在学院的群里,各位走下主播台的同事们竞相交流上午的网课心得,原来学习通,钉钉,在线教学平台,上午都拥挤爆仓了,QQ还算是好的。有同事说起腾讯课堂效果不错,我之前也看好了腾讯课堂,后来考虑到让学生少下载各种app恐怕太多了,就从简用了QQ群。因为上午播放视频效果不理想,所以,临时改变策略,我决定下午用腾讯课堂。
    下午课前,我发出腾讯课堂课程邀请码之后,学生立马加入,不到一分钟全部到齐,汇聚在这一网络教室。虽然我是第一次用,但是,不愧为极速版,上手挺快,操作简单。播放视频效果也很好,只是播放PPT里的音频,没有成功。
    下午的课,我从容了许多,每讲一个点,我就会问学生反应,能不能听清,有没有问题,学生会在QQ群里文字回复我。有了互动,我好开心,略微找到了教室上课的感觉。于是,我告诉同学们,他们在群里留言回复问题,等同于他们在课堂回答问题,我会下课后记录下来,算平时分的一部分。随后,我又扩展了互动的内容,我开始就课文内容提问,比如,关键词是哪个,作者提出哪几个问题,文章结构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留言的速度也赶得上教室里Volunteer的争先恐后状。下午的课堂,互动和进展,比上午的班级要好很多,也因此有趣多了。
    晚上,我又百度了关于腾讯课堂的操作方法,看了相关的视频,对于视频播放、签到、举手、截屏上传图片等按钮的操作有了更多了解,下一次上课应该用起来更顺手了。课后的作业,我布置了小助手朗读课文打卡,U校园听力作业,新科技确实挺好,虽然刚开始不熟悉,但是花点时间琢磨好了,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Feb.19,Wednesday,Sunny
    今天上午是另外一个班级的英语课,班长提前就再QQ群里发起了签到,同学们纷纷签到,很给力。我进入腾讯课堂,把上课码和链接发到QQ群里,同学们很快进班。昨晚独自在腾讯课堂里开课学习各个功能键的使用,今天初见成效,我发起了腾讯课堂的签到,同学们秒签到,不好的地方在于,系统所提供的签到时间只有两个选择,30秒和90秒,我选择了90秒,但是还是有4位同学还没找到系统弹出的签到通知,已经过了签到时间,可能跟网速快慢有关。我让这几位同学不用担心,下课把名单报给我,我登记下来。
    今天,我还学会了利用腾讯课堂界面上的举手功能,据说这个功能是腾讯课堂在系统测试过程中,接受老师的建议而临时开发出来的。我提出一个问题后,我点击左下角的举手按钮,学生们的课堂界面上会弹出举手按钮,学生点击,就可以上台,一次可以有六位同学上台。举手上台之后,我点击哪一位同学,他她说话,就可以大家都听到。不过我在使用中发现,一位同学发言的时候,我可以清楚听到,但是学生反馈是他们听到的是类似电机的声音,而且这个过程中我的耳麦说话会有回音。
    技术上的问题越来越熟悉了,心中的慌乱也就减轻了几分。刚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我对着屏幕说话,说着说着就会停下来,我有点找不着北了,貌似自己傻傻地在自言自语。于是,我尝试着问学生,能不能听清楚我说话。有学生在留言区留言,能,可以,很清楚,好听,挺棒,让我立马感觉自己是站在教室讲台上,面对着学生年轻的笑脸和热情的眼神。我越来越舒缓下来,不那么拘谨慌张了。
    于是我开始发挥了一贯的互动风格。见到有一个学生问,今天要不要视频上课,她会不会上镜,于是我问学生,你们说要不要视频讲课啊,要不要都打开摄像头啊?这一问,让学生惊恐四散,有学生惊恐秒回,Nonononono,我还没洗脸呢,我还在被窝里呢,有女生说,我好几天没洗头了不宜见人。这回答正中我意,我还穿着花棉袄呢,要视频如何是好。那就语音无异议了,我又问学生,那你们听我的语音,猜猜看我的年龄吧。学生秒回的答案竟然只有两个,一个是18,一个是17不能再都多了,他们的回答如此套路,我可不能当真呢哈,虽然心里还是乐滋滋,乐意相信他们一把。
    课堂热身气氛很好,打消了我的慌乱,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到课堂上,找到了上课的感觉。
    Feb.21,Friday,rainy
    今天是网课第一周的第四次课,也是本周最后一次,因为前面几次课的经验积累,今天的上课感觉已经比较自然了,我打开了摄像头,这对于好几周没有出门没有见人没有理发的我来说,确实需要勇气,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打开摄像头,因为,这样学生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我的存在,我的温度,而不是只有冰冷的电脑平板或手机的屏幕。我特别注意了课前几分钟和学生的聊天热身,我跟学生分享了我的讲课环境,给他们描述我的网课物品配置。而事实证明,我这样做确实多少达到了这一效果。学生的热情更高,对我的回应更快。
    我的第二个发现,是上课过程中,在腾讯课堂界面的讨论区,和学生互动。学生动手能力很强,都是科技小能手。在讲课过程中,我不时地询问他们的回应,尤其是在音频、视频和文字切换中,我问他们是否可以听清看清我的上课课件和语音,我让他们以最便捷的方式回应,非常迅捷。有时候有回音或者有滞后,或者音频音量小了,他们会及时留言告诉我,我也不像第一次上课那么慌张了,我可以自如地随时关注他们的留言。
    第一周网课结束,本来觉得前路漫漫,想象中或现实中有诸多困难,就这么在做中一一呈现,又一一得到解决。这中间,学院和学校给了很多心理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学院的群里大家分享网课问题和经验,平台使用方法的各种公开课培训和群内技术支撑,年轻同事们乐于分享他们的心得,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很配合很支持,也很包容和体谅。
    今天,学院发来表格,要求老师填写开学第一周的情况反馈,诸如任课班级人数,使用平台,问题和经验等等,其中有一项,给自己第一周的网课效果打分,级别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我犹豫了一下,填写了中间的级别“一般”。这个分数对于我来说,当然没有达到我作为一个老师的自我要求。对于我第一周的四个班级,虽然一个班比一个班更顺畅一些,但因为网课上课模式和传统的教室授课还是有很大不同,加上平台使用过程中个功能键的熟练程度不够,确实存在诸多不满意的地方。我有信心,下一周的网课,自我评价打分这一栏,我应该可以填上“好”了。
    以上文字,纯属本人网课第一周碎碎念,没有时间打磨,决定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我的网课第一周,如何从一线教师升格为十八线女主播,目前粉丝200+,不接受献花,也关闭了打赏,不算华丽的转身。
    你呢?你的网课第一周,是什么状况?有什么故事?欢迎大家在文后留言区留言交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