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之:做教育路上的指路人

  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天天如此,月月依旧,也许这就是大多数人平平凡凡的日子。可是不经意地回望,生活竟宛如一幅画卷,映入眼帘的,居然是满眼精彩与无限风光。我们就是画卷里的风景。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故事亲历及撰写:陈兴
 
  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权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做了教师之后,这过程中不乏有喜、怒、哀、乐的陪伴,面对头疼的孩子也曾束手无策,面对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也曾深感委屈,静心思考时也曾全盘否定自己,可纵使前方有千万险阻,你哪曾见我后退一步。
 
  H同学是我从教第一年的一位学生,刚进初一的他,很稚嫩,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我,也很稚嫩。他很吸引我,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是他的风格,阳光开朗人缘好是他的标签,是我心目中的好学生。随着叛逆期的来临加上自我控制力的减弱,他变得捣蛋,不遵守纪律,严重到让我多次要找家长。但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是爷爷的去世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爷爷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那个人,是他的一份牵挂。我开始转变教育方式,定期会找他谈话并时常鼓励他,我希望用我的言行来做他接下来能够陪伴他的那个人。H同学并没有让我失望,他用他的成果来向我证明他可以,并且有我的陪伴他能放心前行,我很庆幸我是他成长路上的一名守护者。
 
  W同学是我另一位学生,戴着眼镜,个体小巧的一位男生,很可爱。刚开学的他很积极,尽管在理解上速度不快,但是求知欲满满的他让我有些感动。随着对W同学的深入了解,他其实是在长期服用一种药物,这对他的意识会造成一部分影响,导致他会打瞌睡。但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每天坚持来问我问题问我家作,做完的家作还会拿来给我批阅。所以与其说我在教孩子们知识,不如说孩子们也是我的老师,他们带给我的不仅是快乐与陪伴,更是一种感动,而且这种感动会随着对孩子们的深入了解更加强烈。很多人说初中的孩子不好教,有自己思想,叛逆,不好管,但其实在他们身上又何尝找不到曾经的我们呢?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去聆听他们,去感受他们,会别有一番风味...
 
  教育本身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人的先天遗传各异,成长环境各异,所历人生各异,人心自然各异,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渴望的是鲜花和掌声,需要的是老师的关注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微笑。我该用真心去“守”那一寸心,一寸地。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