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网络教学日志(21)

    作者:随语行
    3月7日
    和大家一样,一直以来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每当想朗诵什么的时候,脑海第一跳出来的一定是这首《乡愁》!
    竟然如此巧合,今天在阅读王益民教授的《相遇语文好课》一书中,很荣幸的拜读到了王教授的课堂实录——咂摸《乡愁》。本来就很喜欢这首诗,又加上是王益民教师亲自上的课,我自然是喜不自禁一遍又一遍的品读、欣赏、揣摩、再品读、再欣赏……
    单看王教授是如何带领学生品读“小时候的乡愁”:(第一节诗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老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说,乡愁是邮票,与原文比较,哪个表达好好?
    学生:原文好,原文在“邮票”前用了很多修饰语。
    老师:比如?
    学生:小小的
    老师;再如?
    学生:一张
    老师:一张?
    学生:一枚
    老师:哪个好?
    学生:一枚好
    老师:为什么?
    学生:省略……
    老师:我来改一下,“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行不行?
    学生:省略……
    老师:说的太好了,你们看看诗歌的每一小节相同的位置都有这样一个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读。
    学生:省略……
    老师:你们看看在读音上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好处?
    学生:都是第三声,押韵,委婉,曲折……
    老师:再读一读,体会一下第三声的好处。
    老师: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行不行?
    学生:“像”是比喻
    老师:用“是”也是比喻哦,比较一下“是和像”语气的区别,再读一读。
    学生:省略……
    老师:我再改一下,改成“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乡愁”行不行
    学生:省略……
    老师:“这头”“那头”能不能换成“这里”“那里”或者“这边”“那边”?
    学生:省略……
    老师:你能想象一下两头的人正在干什么吗?我先开头,我在这一头寄信——
    学生:母亲在那一头等信
    老师:我在这一头上船——
    学生:省略……
    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想法,王教授已经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中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而是紧扣落点层层追问,总能敏锐地把握学生的思维漏洞和表达模糊出,采用步步紧逼的追问一点点触摸学生的感觉。
    如:“乡愁是邮票”行不行?“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行不行、“乡愁像一枚邮票”行不行?“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乡愁”行不行?“这头那头”换成“这边、那边”“这里、那里”行不行?
    这一连串的追问,直抵语言的深处,让学生细细的咀嚼:修饰语的表达作用,量词的准确运用,叠词的表达效果,“像”和“是”的区别,体会作品很强的空间感,感受两头两个人在等待那种形象的画面感……
    原本《乡愁》这首诗语言表达已经精炼到了“多一个字不好,减一个字也不好”的程度,可是如果没有老师的层层追问,没有让学生这样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引导学生删减字词、替换词语、调整语序、体悟诗歌语言的韵味、感悟诗人所创造的意境,而只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中细细体会,是无法达成对这首诗歌语言运用精妙的学习的,更是无法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正是这样一个来回的走动,一连串的追问,修饰语与中心语的统一,量词叠词使用的效果,朗读感情的升华等等,既体现了执教者本身对诗歌语言的精细解读,还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如此一来,学生对第一小节诗歌的理解更细腻更丰厚,也许,语用的新境界不过如此吧!
    王教授曾经在对好课的解读中强调:文本的的解读,老师要深一点、再深一点;课堂要离学生近一点、再近一点。细细品味王教授对“小时候乡愁”的教学处理,呵呵,乐此不疲,怎样的一个咂摸语言的滋味绵长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