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云学习之家校合作篇(5)

  八年级10班班主任:王诗吟
 
  【班主任教育理念】
 
  教育不是一种强行的改变,而是一种心灵的滋养。
 
  【班级或学生特点】
 
  该生聪慧机敏,但却有些叛逆,遇到问题,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找错误,从不反省自身。有时,他还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他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父亲长期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每次有问题产生,父亲经常以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处理效果不佳。
 
  【主要事迹】
 
  疫情期间,我们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模式。但是在线教育,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没有办法时时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学习很大程度要靠自觉。特别是现在家长开始复工上班,家里可能只有孩子一人独自学习,这时往往有学生不够自觉。3月11日上午数学课上,我每次课后互动都是用钉钉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方便及时提问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掌握情况。
 
  但当我叫到该生的名字时,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回应,然后我听到他在键盘上打字的声音,在钉钉群里回复“老师,我电脑的话筒没有声音,回答不了。”显然,我能听到他打字的声音,说明话筒并没有问题,很可能他是在找借口不回答我上课的问题。但是,我没有马上拆穿他,等课程结束后,我与他爸爸联系,告知他这件事情,并建议他爸爸马上回家检查电脑话筒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回家后,他爸爸当着他的面用该话筒和我进行通话,声音非常清晰。经过这件事之后,该生上课时没有再出现点名无回应的现象。该生的性格特点就是如此,常常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情。
 
  我记得六年级有一次我们班轮到做义工,午会课时班级同学都在,唯独少了他。我问全班同学他是吃饭比较慢吗?和他同桌吃饭的学生说他早就吃完饭了,又有学生说看到他刚刚在篮球场打球。过了五分钟,他进来了,我问他干嘛去了,他说碰到一个老师让他帮忙搬东西,所以上课晚了。后来,午会课结束后,我单独找他了解情况,详细询问了哪个老师,长什么样子,让你搬什么东西,送去哪里……然后他发现有些编不下去了。我告诉他早就有学生看到你在打篮球,之后他马上认了错。以后也没有在我面前再撒谎了。所以一旦你摆事实、讲证据,直接拆穿他的谎言,他就无可辩驳,之后就会服从管教。那么,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也要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再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效果可能会好的多。
 
  于是,我给了该生父亲以下几点建议:
 
  1、教育孩子,耐心很重要。由于工作忙碌,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学会倾听。
 
  2.家长过多地唠叨,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有重点,直击问题的关键,摆事实、讲证据,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或者盲目地听信孩子的话。更不要反复讲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而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所以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建立在客观事实上,让孩子无从狡辩,简单明了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3.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父亲的态度很关键。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你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故意和你对着干。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所以,不能用野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4.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比如“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马上给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坏、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心生厌恶。所以,在沟通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注意说话的分寸。在和家长多次沟通之后,家长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负起责任来教育好孩子的决心,不管工作再忙,也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保持联系。
 
  并且意识到自己在与孩子沟通时的问题,做到就事论事,不会再肆意打骂孩子。现在,父子间的关系明显缓和了许多,孩子也没有再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行为。
 
  【班主任感言】
 
  孩子的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在孩子与家长长时间的共处中,会产生很多矛盾。这时,班主任可以把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家长,帮助家长解决这些困扰。当然这首先要求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相同,能够相信和肯定老师的做法。这样才能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成更加优秀的社会栋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