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教学生涯之唯一——直播上课

  三十四年教学生涯之唯一
 
  ——直播上课
 
  陈秀芬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优雅的老师变成了喊麦主播。经过几周的网络线上授课,深有心得: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渐入佳境。
 
  一、线上第一课
 
  2月10日早上8点,我用“视频会议模式”上了线上第一节课。看着熟悉的学生们个个睡眼朦胧又充满好奇的面孔,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手忙脚乱中我平生的第一节“直播”课结束了。课后我的心得是:“视频会议模式”不适合长时间上课,个别学生家里各种嘈杂声音、动静画面呈现在屏幕上,影响课堂效果,并且无法用PPT上课,更不容易板书讲解。与同事交流,大家反映“视频会议模式”容易掉线,课堂受外界影响比较大。
 
  感悟:线上教学真难啊,喊麦主播不好当!
 
  二、改换上课模式
 
  第二天果断实践“直播模式”上课。第一天上课结束后,几位老师自建小群进行了直播演练。然后我又进行了一些配套程序的摸索尝试,结果直播课上的很顺利。用“分享屏幕”的模式实现了与学生同屏,我尝试用“WPS”程序打开了PPT,并且可以实现对课件的编辑、勾划、书写、涂抹......这下我心里窃喜觉得这样上课也不错,一下子找到了上课的感觉。下课之后与同事们交流时,得知有同事只有手机没有电脑或者电脑没有麦克风,没有办法实现与学生同屏上课。但是手机可以当摄像头,对着电脑屏幕拍摄PPT直播出去,或者对着课本和白纸,边讲边写……效果也不错。大家总结分享自己的经验。
 
  感悟:线上教学有突破,但总觉得不完美,有些想法无法实现,上课时顾此失彼。
 
  三、完美衔接
 
  好在“钉钉”软件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企业。2月16日“钉钉”发来消息:版本更新了,增加了白板功能,升级了家校本功能。
 
  “屏幕分享”模式上课时,利用白板,可以与PPT随时切换,在白板上书写、添加图片(手机拍好上课内容)、图形,边讲边写,有了教室上课的感觉。
 
  家校本功能升级后,可以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利用里面的圈画批改、评语和语音点评等功能达到面批的效果。利用“优秀作业”功能,将优秀作业在班级进行表扬,并且可以轻松地对学生作业提交情况了解,上课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
 
  也许,在学习群里,家长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们的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比在学校里更好。这为顺利开展新课线上教学,打下了基础。上课时提问,学生们用文字、语音、数字、字母,积极踊跃地回答。隔着屏幕很多学生克服了羞涩心理,会在线探讨许多在实体课堂不敢问的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喜悦;大胆地对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价、建议。这也是线上课的一个优点吧。
 
  感悟:用心做,爱上线上课!
 
  四、及时看回放
 
  每天上完课后及时观看自己直播课的回放,也把别的老师的课回放看一下,以旁观者的角度对自己的课进行观摩、评价,对自己上课时的语速、语音、语调,以及教学材料展示的时机和方式不断的完善,取长补短,课堂会越来越有效果。对老师来说,这是线上教学最大的优点,有助于个人素质的提升。
 
  感悟:虚心学习,提升自我!
 
  五、技能升级
 
  本来觉得这样上课已经不错了,可是我心里对线上其他模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既然返回校园的课堂教学一时半会儿无法到来,我就大胆试验了一下直播中“摄像模式”和“专业模式”。“摄像模式”适合领导讲话、网红直播,主要是自拍发布,不顾及受众。而专业模式,是“屏幕分享”和“摄像模式”的总和。
 
  我发现功能最全的就是“专业模式”,可以同时实现“屏幕分享”模式、和“摄像模式”,在直播时自由切换,同时加载PPT、图片、音频、视频,打开白板,还可以自由书写。这些窗口随意切换,上课时得心应手,真有线上主播的感觉。
 
  感悟:线上尽情发挥,教学如鱼得水。
 
  六、选择合适的模式
 
  我们的课堂只有40分钟,根据自己的上课内容,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模式上课,就能完美地达到教学目的。变换教学模式,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也可以扬长避短,让学生不觉得课堂单调,让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
 
  线上教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大家各显神通,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便利和优势,开阔思路,勤思考多总结,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网络助力学生热爱学习,健康成长!
 
  在蒲城中学服务了34年,竟然遇到不出门上课,需要学习探索的技能太多,眼界有限,交流一下心得体会,向年轻人学习,天天向上!
 
  感悟:突然感觉自己还很年轻!
 
  (作者简介:陈秀芬,蒲城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教研处推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