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直播日记:读《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有感

  这是学生交给我的一个命题。他们说读不懂张烨《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想要我讲解。
 
  网上现成的赏析有两三篇,学生也搜得到,何必听我鹦鹉学舌呢?先把作业簿小程序中学生提交的解读做了收集整理,在直播中分享。课堂交流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示。直播时自己忍不住即兴发挥,当说到几张照片,声音一度哽咽。
 
  下课了有个小女生问我有没有讲稿,没有。却提供给以后的我一个方向,及时整理课堂生成的内容,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此篇是读后感,非专业诗歌鉴赏。考试答题有技法,这只是分享我读诗的所思所感,希望帮助到学生读“懂”。这又矛盾了,因为好的诗歌,很难读懂。
 
  先附专业鉴赏,请勿被我误导。
 
  我们如何欣赏一首诗歌呢?最重要的一点,诗歌欣赏是读者再创造过程,需要我们调动联想、想象,体味诗人写诗的情境,将诗人营造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一首诗进入我们的视线,就像一粒小小的钠投入水中,会发热融成闪亮小球,活泼浮游,轻微爆鸣。
 
  我的联想有现实中的。就在十多天前,我出去透口气,顺便看药店有没有口罩,得随时做好上班的准备,口罩是必需品。有是有,32元一个的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得凭身份证预定,一次五个。而且,工作人员不收现金,说银行的钱都要进行消毒处理,偏偏我没有带手机,非常时期,没有谁想为难对方。
 
  返回的路上遇到一个水果推车,堆满小橘子,色泽还好,老板戴着黑布口罩,他告知是年前进的货,我想多买走一些,但小塑料袋装满了,才八元钱。我给他一张十元的,他没要求凑成整数,怕引起顾客反感会连八元生意都做不成。
 
  走了几步,遇到一个乞讨者,戴着口罩,身形瘦小,睡衣比较干净,坐在花坛边沿,手中的搪瓷缸没有颠得叮咚响,和主人一样沉默着。我把刚找的两元放进他搪瓷缸中,他点点头。一个路人掏出手机,问他有没有二维码,他摇摇头。刚才一路走过,街上制作二维码牌牌的打印店都没开门。他应该有容身之处,可是为什么在街头乞讨呢?我想起一个家长,残疾人,政府部门帮他开了个维修店,因为疫情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开业,没有开业就没有收入。上级有支助款项传达学校,但名额有限,他家孩子没有入选,我很难过。
 
  我的联想有文学作品中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求乞于权贵门前艰难落魄的诗圣杜甫,在风雪中求乞饭食、活人权利与解答“人死之后有无灵魂与地狱”疑惑最终穷毙于“祝福”中的祥林嫂,艾青诗中北方那些用最使人厌烦的声音呐喊着痛苦、伸着永不缩回的手的乞丐,鲁迅散文中四面灰土里也不见得悲戚让人感到“烦腻,疑心,憎恶”的求乞者……(网络新闻照片,时间是2016年。)
 
  艰难讨生活,这是每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若能遇上好时代,个人际遇则会幸运很多,但世间总有太阳照不到的角落与不愿走到阳光下的个体。现代诗人张烨笔下的这个求乞女孩,让我内心变得无比柔软,很想穿越时空去抱抱她,用我温暖的手,拂起她的头发,抚摸她的小脸。
 
  我从了解时代背景、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形象、感受诗歌情感思想四个角度去解读。
 
  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诗人张烨出生于1948年,本诗选自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的《诗人之恋》,时间节点并不能给我们多少提示。我们也不需要,即使在当今,国家越来越发展,一直在扶贫、救助,繁华街头,医院门口,依然不乏伏地乞讨的身影,地下通道有卖唱的歌手乐手,有命运女神的寡恩,也有个人谋生的选择。何况,人这一生,谁不是在乞求着呢?乞求个人的温饱,乞求作为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和理想。乞求疫情期间有张网络良好、温暖明亮的书桌,乞求从事的职业能得到理解尊重,乞求病痛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总有一些单薄的身影,保持着最倔强的自尊,不去选择乞求的方式。不能因为他们沉默坚忍,我们就假装没看到。
 
  其次,从诗歌形象的角度。我们说说“女孩”“阳光”这两个意象的隐喻。诗人运用比喻描写求乞的女孩。她被赋予生的权利,却没有得到有尊严活的恩泽。她长发是淡黄色的,像玉蜀黍的缨穗一般披散着。我们平时叫“黄毛丫头”,不只是从心智看。营养不良的孩子多头发枯黄,营养状况好的孩子,头发往往是“绿云扰扰”,柔顺亮泽。
 
  她的面盘在黄发遮掩下“如珍珠般”,可见她面容纯净美好,天真烂漫,我想是不是与1989年希望工程宣传照片《我要读书》中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一样的神情与眼神呢?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女孩,应是父母掌上明珠,被温暖、温柔包裹。而这个女孩低垂着稚嫩的脖颈、默默地跪在阳光下,为着并不贪心的小小的愿望,承受着在这个年龄、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不应由她承受的命运之重。她到底遭遇了什么?她“小小愿望”的愿望是什么?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你的猜想就是答案。
 
  再说“太阳”这一意象。《游子吟》用阳光感恩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歌行》赞美阳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太阳,将光辉洒满人间,恩惠于世间万物,象征光明、温暖和希望。上海一高考生关注农民工子弟:“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阳光象征国家的惠民政策,象征民众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可是,如米小的苔花在白日不到处可以学牡丹开,这个小女孩,光有自然界的阳光是照不暖身心的,她需要人间的阳光——关心,同情,悲悯,爱。
 
  接着,从品味语言的角度。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炼字与艺术手法运用,与古代诗歌鉴赏是相通的。本诗重点在理解“跪”字的蕴涵。“小女孩跪在阳光下,直射的太阳光线会被折弯,在小女孩身边留下一个跪着的阴影,好像太阳把心事书写在大地上。
 
  不能救孩子性命的母亲,往往跪在地上悲恸呼号,恨苍天不公,恨命运无情,恨自己无能。阳光是女孩的“母体”,“阳光”的博大,与“女孩”的渺小,还如树是落叶的“母体”。秋冬季节,为了减少消耗,树木落叶。叶子枯黄、陨落,凋零在树的脚下,季节的苦难,由叶子承受,叶子朽烂后变成滋润树根的营养,换来春至新叶萌生,所以树会跪在苦难的落叶面前。那些过早被打落的新叶,比如《红岩》中的小萝卜头,比如张乐平笔下流浪上海街头的三毛,比如天灾人祸中早夭的孩子,比如战乱中满脸是血嚎啕大哭甚至殒命的儿童……让人心痛到无法呼吸,唯有缅怀纪念。
 
  最后,从感受情思的角度。让这样幼小的孩子去负重,阳光跪下了,在愧疚,在反思。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纽约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养活饥饿中的孙儿去偷面包,面临罚金或拘役,听审的纽约市长拿出10美元,并说:“请每个人另交出50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区域。”
 
  小女孩跪着的时候,阳光也跪着接受审判,且没有任何辩护与上诉。如果“阳光”执意站着,那就永远跪在历史的祭坛。当阳光跪在地上,去赎罪,去忏悔,去弥补,跪着的小女孩才能在希望中站起来。
 
  国家出台一系列关爱未成年人政策与计划,越来越多的祖国小花朵们能够欢笑在蓝天下,不需要乞求,就能得到阳光的温暖照耀,让人欣慰。
 
  写到这里,即将搁笔。那天买口罩不得,回家看手机,消息有两条:校长说开学再延期,老师们督促学生上好网课,复学后师生用的口罩学校会准备;第二是工资到账了,与上个月同样的3994元,尽管这个月宅家直播网课比在校上班轻松很多。那天的小橘子口感真的不太新鲜,但家人都没责怪我。
 
  看看坐在我身边的小女孩,想念网络另一端的小白菜。引用一段祝愿,致我亲爱的小女孩们:愿你三冬暖春不寒,每次哭泣都有人听到;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实现愿望无需乞求;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的成熟不是被迫;愿你一辈子心上不打补丁,愿你可以安心地慢慢长大!
 
  (2020年3月25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