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 王小琴

  母亲
 
  王小琴
 
  我的母亲是个普普通通农村劳动妇女,也是我们敬重的母亲。
 
  母亲三岁时,外祖母就离她而去了,母亲和外祖父生活。外祖父是直性子,火气大,母亲胆子小,每次看见外祖父有点怕,藏的远远的,等外祖父吃饭走了,自己才回家吃饭。到了六岁时,外祖父给母亲找了个继母,生了俩个舅舅,俩个小姨,带来了一个外性舅舅和一个外性小姨,外祖父再捡回来一个舅舅,这样家里一共八个娃娃,母亲是家中老大,也没有上学,整天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洗衣服做饭。长姊如母,母亲就这样渡过了她的童年。
 
  母亲十八岁就结婚了,父亲在县城上班很少回家。家里大事小事,里里外外全靠母亲操心。母亲是把好劳力,在生产队里挣工份,那时靠挣工份才能分到口粮食。母亲白天下地干活,翻地,拉车撒种子,收割,凉晒粮食,各种农活她都干过。一次母亲用架子车套牛垃粪,母亲驾车辕,走到山坡路时,车绳咣当一声断了,母亲身子单薄,身高一米五六,一下子卷进车子底下,连车和人一起滚到坡底下边去了。几个人赶来才把母亲从车子底下拉出来,抬回到家。第二天父亲请来郎中,把母亲骨折的腿接好。母亲养好腿,又下地干起农活。母亲晚上和下雨天就织布做针线活,纺线,织布,织毛衣,裁制衣服,纳千层底鞋,母亲针线活做得又快又好,一年能做十四五双鞋子,把做好的鞋子分给亲人,送给帮助过我们家的好心人,感恩他们。母亲这辈子大概能做三四千双鞋子。母亲晚上睡觉很少脱衣服,困了连身倒一会儿,醒来后又做起做针线活。母亲用一针一线传递着对我们五个儿女们的爱,对家里每个人的爱,也传递着对左临右舍乡亲们的爱。
 
  母亲起床很早,把屋里屋外打扫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井然有序。使人很舒心,很温暖。母亲做的饭菜特香,不说那花卷馍,锅盔馍,菜馍,煎饼;也不说那各种各样的凉菜,热菜;更不用说那五花八门的甜点。单说母亲做的臊子面,面擀的薄如纸,细如线绳子,在做一大锅肉炸红油臊子往碗里浇,撒上香菜,葱花沫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臊子面摆上桌来了,再来几盘小菜锦上添花,全家人其乐融融围在饭桌上共餐。这是家味道,这是母亲的味道,这是母亲对儿女们的爱,对全家人的爱,多幺幸福啊!有母亲真好!家真温暖!
 
  如今母亲年迈,心脏做了支架,腿脚也疼,儿女们都有了各自的家。母亲仍然坚持独立'生活的习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种小菜园,晒太阳、和老伙伴们唠嗑,偶然还要在庄稼地里走走看看,看看田园风光,看看丰收硕果实,陶醉美好的山村生活之中。母亲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
 
  母亲坚强,乐观,爱家,爱儿女们,热爱生活,是我们儿女学习的榜样。愿母亲快乐,安康!儿女们爱您!母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