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核心在于人

  文明的核心在于人
 
  1703班王静茹
 
  指导教师:李兰
 
  中央文明办对于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作出的重大调整在网上引起舆论热潮,叫好声有之,疑惑声亦有之,各种解读声浪迭起。而今,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文明办的真实考量重心——人。
 
  文明城市的测评考察有两个大体的方向——文明与城市。我对文明办改变测评标准的解读先从“文明”开始。
 
  文明是强者对弱者的关注体谅,让弱者能够抓住机遇用力生活。叶敬忠曾言:“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看得不重要,像弱者和穷人一样感受世界。”当我们的政府蹲下身子,用小贩们拼力生活的视角来体察世相,就会明晰:移动的厨房餐车可能是一个家庭东拼西凑出的生计指望;满卡车的西瓜可能是农民一年的收成;装满土大蒜的篮子可能是老人对本不富裕的家用的补贴。地摊不仅是一种基层商业形式,而是一群人用力生活的见证;小贩不是低贱的身份,而是一群面对困境之人的自救职业。于疫情之后复工复产的这个关头,文明办放开对流动摊贩的限制,希望用政策的灵活来帮助小贩们度过生计寒冬,而各地如火如荼地夜市,正是小贩们用勤劳双手在开创幸福未来。
 
  其次,文明不仅是窗明几净,街道空旷整洁,更是根植于个体内心对于文明的守望践行。如今我们可以看见无奈占道的街边商家竭力留下一条宽阔的小道;凌晨2、3点收摊的小贩们会拾起摊位上的垃圾,用水冲洗地面;食客们会在人潮拥挤中执拗地找寻垃圾桶,并思索应如何垃圾分类……小贩夜市看似喧嚣,灯火通明,但我们更应看到落幕后留下的人心灵的文明和洁净。
 
  文明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脉脉温情。此般调整,应该会消解过去小贩与城管的“猫和老鼠”之争,消除两者之间的对立。在过去,城管和摊贩都各自有诸多无奈,如今放开经营,则可以将无奈移开,让街市在更干净整洁、繁华热闹的同时,走向更充满温情的文明样态。
 
  文明在于对人的守护与对人性的美好的发扬,而城市正是千万人共同的家园。
 
  “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我们期待城市的个性化与包容度能予人更加丰厚的幸福感。夜市中,你可以嗅到长沙臭干子的香气,也可以嗦上一口武汉热干面,咬上一口西安的羊肉泡馍;你还可以在不同方言的吆喝中寻找到家乡的声音,明白随处都有在外拼搏的游子与你同行,城市正因包容不同的味道与声音让人更有归属感,而幸福感也正源于这份安心和安稳。
 
  人民的政府一定会让“人”字顶天立地地立于每一条政策之中,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备受关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因此更加金贵起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