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三个月的个人成长

  居家三个月的个人成长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八班曲子扬
 
  “给你十天,你能干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十天,我能读完一本百万字的小说;十天,我能好好地把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但是,在今年的冬天,所有人目睹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从空无人烟的荒地到有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医院——一个理应花费两年的时间才能建成的工程。这个奇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
 
  建一座传染病医院有多难?首先,要建的是带有负压新风系统的传染病房而不是一座拼装板房。(负压新风系统就是说室内气压要低于外界气压,使得新鲜空气进得来,而被污染的空气通过特定管道排出)。还有,最困难的事是“人”。开工那天是大年三十,武汉封城……
 
  当火神山还没有雏形、不知道长什么样的时候,全国勘察设计大师,79岁高龄的黄锡璆博士说:“我来。”在他组织的紧急会议下,78分钟之内将北京一所传染病医院的全部图纸交给武汉中信设计院。然后,在60小时之内敲定了施工图纸。
 
  当建筑工地需要用电,电路未成的情况下,国家电网说:“我来。”260名职工不眠不休,24小时连续施工。“你医院建到哪里,我电缆就铺到哪里,确保不断电。”建筑工地需要手机信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电子、中国铁塔、中国信科等等企业说:“我来。”36小时就把5G信号全面覆盖。
 
  当工地缺乏原材料,顺丰、中通、申通、韵达、EMS、阿里巴巴物流平台说:“我来。”医院建设好了,需要互联网办公设备了,联想、小米、TCL、紫光、烽火通信、卫宁等等公司说:“我来。”当工地缺少工人时,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四家建筑单位说:“我来。”无数的工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紧急支援武汉。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一丝善念、一份勇气,聚小流以成江海,汇成了一句又一句“我来”。就是这样一句又一句:“我来”凝聚在一起,构建成了创造希望的力量。
 
  下一次,当我们身边,或许是同学、或许是班级、或许是学校、又或许是祖国,需要这一丝善念、一份勇气时,你会说出那句:“我来”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