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高一三月检测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有一位小男孩,名叫程洁,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现在跟我们一样度过一个加长版的寒假,爸爸妈妈上班,他独自在家。他说:“爸爸妈妈平时每天给我做饭。现在在家上网课,有时间,想减轻他们的家务负担,我就自己翻书上网,自学炒菜。”他常常有模有样地做好四菜一汤,等待爸爸妈妈回家吃饭。如今,他学会了做不少家常菜,如炒蘑菇、冬瓜炖粉条、西红柿炒蛋……但仍不知足,他表示:“我要好好学习,等开学的时候就要学会12道拿手好菜,当我们全校的小厨神。”妈妈也非常开心:“继续努力,相信你会做得越来越好,比妈妈做得还好!特别棒,加油!”
这段文字,是什么最能触动你,或者最能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生活随笔或读后感,准备跟同学们分享。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孤独与成长
雅礼中学1906班李灵鹿鸣
这个寒假,别样的长。但大部分人都平静地宅在家里,不仅是清楚祖国正面临疫情考验不能添乱,更是凝望前线白衣天使擎灯破开黑暗的坚实背影,一起等待这场疫战最终的胜利。
难得的闲暇,也令人郁闷。人与人之间被口罩隔开很远,不得已接触眼神里是谨慎与戒备;小伙伴们无法碰面,网络聊天总没有面对面来得尽兴;家人同处一室却分据三方各有其事,平日觉得有趣的小视频会刷到厌烦。不由叹一句:“人生啊,寂寞如雪!”
孤独是人生常见的状态,能忍受长时期孤独的人并不多。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也有“星期五”这个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最后他也回到文明社会。人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但人可以享受自我、享受孤独,在悠闲的时光做些有意义的事。一个人怎样利用悠闲时光,决定着人生境界,隐藏着未来前程。
我与程洁小朋友有着同样的庖厨之乐。程洁的爸爸妈妈上班,他独自在家上网课。课堂之余,不是无所事事,没有沉迷“抖音”“快手”,而是抄起锅铲,做起“小厨师”。并决心开学时要学会12道拿手好菜,与家人分享。而作为“吃货”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大好时光。从简单的布丁做起,然后是紫薯蒸熟加木薯粉做芋圆,再到浓香扑鼻、内料丰富的咖喱饭,还用家中烤箱做起了蛋糕。在朝七晚十、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中,哪来时间和耐心允许我呆在厨房或做我心想之事?烹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家人的分享夸赞更是带给我无比的成就感,我会做饭也能让父母对我走向独立多一份信心和安心。
我亦将闲暇时光用在看书看电影上。学校外有家书店,一学期下来,买了十本以上的书。但大部分篇幅宏大,我又不是爱将阅读期拉得很长的读者,这些书便被我闲置在书架。而在这独享的时间里,我甚至可以酣畅淋漓地一次读完全本,再意犹未尽地回味几遍,还有时间写些简短的评价和阅读记录。我一直念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终于有机会不开倍速不拉进度而看完整个系列。我也对故宫有了更强烈的向往,对文物修复者们的“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是脚步匆匆里得不到的享受孤独的机会。
享受孤独乃一乐事,但也应在孤独时光里,多一份自律,把握成长的机会。高考越来越近,高三的学长学姐固然暂不可携手同进,但按自己学习节奏查漏补缺,也能行稳致远。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尝试做有心无暇做的有意义的事,静下心来学会享受心之所爱。等疫战结束,学习生活之中也能享受自我时间。我们会悄悄长大,而成长是孤独中可以进行的最好游戏。
(有修改)
非以语文老师身份点评
鹿鸣妈妈
2020年3月14日,鹿鸣换上校服,在家考试,由我监考。从检测方案和学校前期准备工作看,又一次深深感受雅礼行事风格的扎实与严谨,家长当然也是按照要求打印试卷、清空书桌、按时收发,营造考场的严肃氛围和仪式感。
第一堂是语文,看到作文题,预料中的与疫情相关,但,材料是个非常温情的小故事。五年级小男孩程洁,自学炒菜来减轻父母家务负担,受到妈妈的鼓励。这个命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家庭教育,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纯善敦厚,一场生命教育,如细雨润泽心灵。
反躬自问,同样面对超长假期,同样面对亲子关系,我的家庭是如何做的?因为职业是老师,可以宅家办公,兼顾工作和家庭。掌管一日三餐的是孩子爸爸,闺女偶尔客串几把,都不是传统的蒸炸煮煎炒。但可能天生“易牙手”,咖喱饭,蛋糕,布丁,芋圆……卖相不错,味道比外面店家的纯正,当然我不否认自掺爱的调料。其它家务,我得老实承认,这个“只收拾和尚不收拾庙”的小东西,既自诩房间书桌乱而有序,也享受妈妈代劳带来的整洁。何况,跟我们家“分工”有莫大关系:孩子进高中了,听网课刷题目才是她主业,学习上能不让我们操心,家务那都不是事儿,洗衣拖地是我久坐伏案的调节;何况,我写文章,经常要她配插图;读到一本好书,需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文友分享;安静的家中,需要她弹曲儿叫醒耳朵。
创作是一个人生活、观念、人格、气质的折射,所以当我看到参考答案的立意指导,就觉有些不妙。我有直觉,我家孩子,哪个预设角度都不会选。幸好老师们打了个省略号,那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老师的预设立意角度是这样的:
着眼于孩子角度——学会分担是我们的生活必修课,学做家务是学习的应有之义;担当,应该从小事做起,小小的目标往往就是努力的方向。
着眼于妈妈的角度——赏识和鼓励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
综合角度——所谓爱,往往在于体贴与爱护,分担家务能促进家庭的和谐美好,家庭幸福往往就在于彼此欣赏。
正如所料,鹿鸣提交的是篇与预设立意完全不搭边的作文。这符合她个性,她是一个安静内敛、享受孤独的人。尤其是画画的时候,细细地勾线,细细地上色,连续几个小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哥哥家的金毛狗被车撞了,她什么也没说,却按照视频截屏给狗狗画了一张像。
鹿鸣是幸运的,遇到懂她的老师。成绩有进步,虽然还只教她一个学期,语文王老师给她的奖品是蒋勋《孤独六讲》,小姑娘果真爱不释手。王老师并且提醒我,不要焦虑,包容她的青涩,静待她的成长——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小孩,特别需要来自家长的安静不打扰。大人希望小孩子热情开朗,落落大方,嘘寒问暖,人见人爱。可有些小孩天生淡淡的。亲人来家,听到动静,鹿鸣会从房间跑出来,微微一笑,就算打过招呼,然后回房。我提醒:“你叫人啊!”她回答:“我在心里叫了。”但如果是哥哥弟弟来了,话变得很多;她在爸爸面前毫不掩饰克制情绪,赌气,哭脸,反驳,当然父女和好也快。我尚未发现她与他人起过争执。好吧!只要不学坏,可以不太乖。如果十几岁的少年,像中年人一样稳妥老成,估计也不够真实可爱。
一篇热文这样写道:“你怎么度过疫情,你就怎么度过一生。”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独处之时的状态就已经决定好方向。国人隔离疫情,几乎都是选择宅家。家不只是一个被钢筋混水泥砖头瓦片围起来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家庭生活得有情趣有乐趣,可以不被打扰地吃饭喝茶,洗澡睡觉,和亲密的家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既不贫瘠,也不窒息,照顾分离,进退得宜得体。各得其所、自得其乐、身心舒泰。这样融洽和谐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既能享受孤独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能适应群居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妈妈不曾洗手调羹汤,日日三餐丰富准时;爸爸不曾洗衣做卫生,四季衣裳洁净干爽。爸爸妈妈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力保孩子生活学习无忧;孩子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家庭美好未来可期。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课本内容,也包括生存生活技能。
一个家庭,不同阶段,不同成员,任务责任有别,体贴关爱相同。很喜欢这个作文题,但我也偏离老师的命题意图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