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绵延作文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与提示,写一篇文章。
 
  【材料1】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从前,中国民间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活动;而吃月饼的习俗流传至今。
 
  【材料2】苏轼有诗《留别廉守》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材料3】今年的月饼有些夺人眼球。不再是往年的豪华大礼包,兴起了“节俭风”。各种花式月饼上线,高校似乎引领创意新潮。如同济大学一口气推出32种定制月饼,兰州大学推出颜值月饼、扬州大学推出文化月饼,陕西中医药大学推出药膳月饼,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推出了“教科书”封面包装的月饼……有些月饼销售热火朝天。在长沙,购买巢娭毑月饼要排三四个小时的队,新晋网红“月饼哥哥”凭借媒体报道火起来了。
 
  读过这几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或者联想到自己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现在,民俗社正举行“月饼·人情”的主题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准备投稿。
 
  月饼的绵延
 
  1909班李一凡
 
  指导教师:张世程
 
  又是一年中秋,我仍然只能带着月饼去他乡过节。回想,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对我来说,月饼,就是家的一部分。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但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月饼,这可以说是绵延千年。可为何是月饼,而不是简单得多的赏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月饼是一种实物,而不是形式。
 
  月饼,有其固有的形态。从古至今,从南到北,它们总是以圆的身形示人。月饼这饱满的身形既与天上的皎洁明月对应,又象征着团团圆圆。而团圆,又是中华文化中家庭要求的重要一环。
 
  月饼,以其实体承受了爱。自古,中秋节时人们就以月饼来象征团圆,而共吃月饼就显得深有其意。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千里之外寄来家乡的月饼并非难事。故乡的东西总是以其特有的姿态安慰游子,以抚孤独的灵魂。
 
  月饼,以万种口味,表示对游子的万种期待。作为一种食品,月饼的可塑性从来不占下风。中秋节临近,各高校的各式月饼就就反映了社会对于游子的美好祝愿。而正是这月饼,又联系起了全国人民心中归乡的温暖。
 
  而月饼的背后,便是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家人团圆。我们称一个国为国家,也印证了这一点。为什么中国可以绵延数千年,而其他文明不行,其原因就在这个“家”字。多少年来,无数人将家作为心中的至高点,纵然身在万里之外的大漠,其心犹在春风之中的江南。这种牵挂便不断加固家人间的情感,使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隔断。这种联系,是其他以宗教为纽带的文明所未有的。正是这种家庭关系的国家化,才使得“君权人授”而非“君权神授”,君主是天下之主也是天下之子并非天神之子。这使得中国有了一套以民本为内核的稳固的中央集权制,从而得以数千年犹在,历久弥新。这正是宗教所不能为。而这超越了个体文明的伟大制度其本源竟只是以月饼代表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家庭的观念。
 
  从而我们知道了,月饼能绵延数千年,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中国绵延千年的人情社会。而人情的流传,也是月饼等一众传统物件的功劳。先民之智慧,可见一斑。
 
  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会手抱月饼心怀故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