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玩”出科学思维

  随着2017年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今小学一年级便开始有了科学课。对于科学课的开设,扬州市三元桥小学科学老师方强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他说:“科学课不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那么,方强是怎么带领学生们学习科学课的呢?
 
  课堂搬进大自然
 
  小朋友对大自然充满着未知和好奇,由于科学课堂的教学和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这样的差异,方强会把上课的部分时间安排在室外,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研究、相互提问,因此,他的学生对科学课非常感兴趣。
 
  一年级的科学书本中有《树叶变黄了》一课,方强先带领学生在学校观察秋天的银杏叶子,学生们通过感官看叶子的颜色、形状,摸一摸叶子的粗糙程度,闻一闻叶子的味道,听一听风吹叶子的声音。随后,方强再带领大家回教室进行交流,播放一段校园内的银杏树叶分别在四季呈现不同样子的视频,学生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发现树叶的变化,提出了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等问题。
 
  实践当中出真知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在科学实验时不但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在实验的过程中改进实验的方法,发掘出更多的新思路,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补充。
 
  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学习了《种子发芽》一课,方强在网课中提出种子的发芽和什么有关的问题,学生会作出与阳光、温度、水、空气等有关的假设,他让学生设计实验,用绿豆种子分别在有水和无水、有光照和无光照、温度高和温度低等条件下进行对比的实验,看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学生们按照方强的要求做实验,定时把实验记录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给方强,大家在网上分享经验,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探究过程能让他们真正经历科学探究,使自己的科学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方强说。
 
  反思中提升素质
 
  由于每节课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学生们往往缺少一个科学反思的过程,而就科学学科来说,思考的环节相当重要。“思考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给学生增加了一个思维活动的环节,也增加了思维深度,保证了探究的完整性。”方强说。为此,每节课上,他都会留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自行交流,回顾整个探究过程,思考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
 
  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方强鼓励学生们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勤思考、多提问、多实践,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记者关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