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营救小达人
五年级棋棋
金秋十月的白马湖公园里,高大翠绿的松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一簇簇细长的松针发出“沙沙”的声音。小朋友们一脸好奇地围坐在树荫底下的草坪上。“如果我们在树林里迷路了,怎样留下线索给来寻找我们的人?”“荒野营救”活动的主讲老师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答案是,我们要用最快速度搜集的树枝和石子,摆成箭头,指向我们的行走方向。”风停了,世间万物仿佛都静了下来,我们都像小白兔一样竖起了耳朵,认真地聆听老师的传授。
“请大家分成3组练习,我们比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主讲老师一边点数,一边提出了要求。坐在草坪上的我们纷纷站了起来,按照老师的安排分成3组,每组8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怎样分工合作。
“开始!”我们组的4人迅速跑到周围的松树底下搜寻树枝和石子,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用三根树枝摆成撇捺竖的箭头图案,还要在箭头下方摆出“水”和“食物”三个字:笔画长的用树枝代替,短的用石子。两位年轻的助教老师背着手站在一旁,时不时冷静地提醒我们:“要快哦,如果真的在树林里迷路了,留给你们找水和食物的时间可就不多了。”我们猫着腰,背上开始浸出了薄薄的汗,极力地四处张望,加快了搜寻的速度。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小组成员的配合变得十分默契:我捡到适合长度的树枝,旁边的伙伴就知道我要摆“横”,立刻转变搜索目标,拿来鹅卵石摆“勾”。经过大家的分工合作和齐心协力,不到10分钟,我们组第一个摆完,老师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都摆好,你们组真棒!”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考验,如果突然发生意外,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块很大的伤口,应该怎样应急包扎呢?助教老师们给我们每两人发了一块白色三角巾并做了示范:假装一人受伤,另一人用三角巾包扎,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又学会了一种自救方式:用三角巾简单包扎伤口。包扎时动作要快,部位要准确,不能太松或太紧,太松止不住血,太紧会淤血,包扎后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立即送伤者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最后所有伙伴们都迅速地完成了包扎。“看我这三角巾扎得漂亮吧!”“居家必备出行良器:三角巾!”大家得意洋洋地叉了腰夸赞着自己。太阳已经悄悄地滑向了天际,挂在松树的枝头。一片红光,柔和地洒在云彩上,草地上,映红了我们每个人的脸颊。
望着红色的余晖里叽叽喳喳的营救小伙伴们,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身处险境的时候,我们不能让大脑处于绝境。只有平时学习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识,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紧急时刻积极自救;与伙伴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顺利逃生,不仅保护自己,甚至还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锻炼自己的应急能力,沉着冷静地驾驭自己的生命之舟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