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屋檐下筑巢的春燕
黄山镇白马完小田秀英
“老师,给您。”正当我低头批改作业时,一双稚嫩的小手伸到我眼前。是一个白色的小纸团。打开小纸团一看,几片甘草片。抬起头来,就看到了小羽那天真的眼神。我问:“小羽,这是什么?”小羽边啃着苹果边说:“老师,您这几天总是咳嗽,这是我跟妈妈拿来的药,我嗓子疼咳嗽时,吃了这个就不疼了,你吃了就不会咳嗽了。”这应该是三年前的场景了。
今天重温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感人的一幕幕重临心头。“老师,你来我家饭店吃饭,不收钱。”“老师,我星期天过生日,你来我家吃蛋糕吗?”……感动之余常常会让我们这些“孩子王”忘掉工作的烦杂与辛苦,倾尽所有的耐心、细心、爱心,为这份爱忙碌!用这份爱造句!
爱在“严”里。“爱是水,严为舟,严爱应适度,严爱应统一。”我每带一个班,首要的任务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绿化角、图书角、卫生角……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绿化组长、生活委员、电教委员……让每一个同学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班规,针对个别同学午餐习惯较差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人、小组多形式的评比活动,帮助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次次激励中良好的班级风貌慢慢形成。当然,有奖就有罚,有时候一次次小小的挫折也能让孩子们收获多多,懂得很多!
爱融“细”处。回想二十二年的教学生涯,和每一届孩子的朝夕相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虽然辛苦与忙碌,但是记忆里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智慧和热情、幸福和喜悦。努力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是我工作中的目标。当孩子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多一点鼓励;当孩子们生病时,多一点关爱;当孩子们生活有困难时,多一点照顾。这种师生之间的爱心传递可以延伸到同伴之间、家长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校园里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仍在眼前浮现:课间,总有同学轮流搀扶着残疾学生木晓去洗手间;午间吃饭时,总有同学轮流着帮忙打饭倒水,洗刷碗筷;放学了,总有同学轮流把木晓搀扶到学校门外,扶上他爷爷的三轮车,直到三轮车消失在眼前。学校的每一项集体活动,老师都想尽办法让他参加,六一儿童节,木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为了能让他感受这神圣的时刻,是两个老师把他扶到台子上,一直陪着他完成整个入队过程;学校的运动会,老师给他搬来了椅子,坐在场外做啦啦队……这份师爱与同学间的关爱让孩子、家长感动不已,毕业后,木晓经常写信给老师表达真诚的感谢。爱心教育不在于一个个精心策划的活动,更多的应该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为灾区小伙伴献爱心、关心生病的小伙伴、关心需要照顾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我都会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感动孩子和家长!
爱显“学”中。“爱无边、教无际”。随着教龄增长及经验的积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发现为孩子创设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是我们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校本课上,“奇妙的树叶”活动中,孩子们用提前收集的各种树叶粘贴了丰富多彩的画,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感,还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了叶柄,叶脉,寓教于乐。及时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找寻适合每一个孩子更好、更适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一天的忙碌,常常让我们在孩子、家长的爱与被爱间收获着幸福和快乐!
我非常喜欢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语: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长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
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印里洒满了爱的阳光;
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姹紫嫣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
此生,我将注定为爱忙碌,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感悟《做最好的老师》,我愿为爱忙碌,用爱造句!践行爱的教育,我会身体力行,将爱化成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