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满分攻略|小学版四月刊收官·人间最重的烟火味,便是那淡淡的乡愁

  嗨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阅读满分攻略》4月刊的最后一期,我是与大家一起拼搏在学习途中的拼途老师。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写尽了海峡两岸的深情厚谊。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而对于“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仍有一些人持不尊重的态度,处处刁难国人,面对这样的一些刁难,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可以如何去化解呢?今天这篇文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01
 
  #文章分析#
 
  通过画记文章重点,我们得知: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第①②段介绍了巴黎的对话课以及对话课的教授。
 
  二、第③-⑦段写了教授对“我”的刁难以及“我”的有力回击。
 
  三、第⑧⑨段则写了教授和同学对“我”的尊重。
 
  我们把各个层次的内容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第1题的答案。大家先对照看一下自己的答案,是不是写完整了,有没有加入过多的细节。概括题我们要做到简明扼要,完整概括。答案示例:“我”在巴黎大学的对话课上,有礼有节、争锋相对地回击了教授的故意刁难,赢得了教授和同学们的尊重。
 
  文中的这位教授古怪得出了名,这个情况作者插入到了文章第二段进行介绍。所以第②段属于插叙的内容。遇到插叙的段落,我们就要注意了!因为一般都会考到一个题目:插叙的作用。提问的形式往往是:这个段落能否删去。其实就是换个方式提问插叙的作用。
 
  那么插叙有哪些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到两个关注,首先,关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其次,关注这一段的内容与后文情节的关联。与下文有关联,就有埋下伏笔或者做对比的作用。拿文章第二段来说,这一段是对教授的侧面描写,交代了这位教授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的特点,使“我”未见这位教授,先对他已有所了解,为下文回答教授的提问作好了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教授向我提出一系列刁钻的问题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这一段不能删去的原因。请大家完善一下自己第2题的答案,要注意题目有两问,不要漏答。
 
  接下来教授就“表演”起了他刁难人的技术,一开始就从“我”的职业和国籍开始提问,“我”也毫不含糊,认真回答。紧接着他又问起“我”是来自哪个中国,这个问题问得莫名其妙,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他是想拿台湾来说事儿。与此同时,班上也有一位台湾的同学,大家都看着“我”和那位同学,不知道他们会如何破解教授的刁钻提问。在我斩钉截铁地说出“只有一个中国”之后,那位台湾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与“我”一致的话,这个细节也表明了这位同胞对这一事实毫不犹豫的肯定。所以第4题的B选项是错误的。在得到我俩的回答后,教授并未善罢甘休,而是穷追不舍,顺着“我”的话问了很多问题,直到最后,“我”直接指出了他的刁难,他才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硬气和不可冒犯,不再继续。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可以体现人物心理的细节,我们可以圈出来,运用到作文的人物描写当中。
 
  比如第③段“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从这个动作细节中,你能看出教授怎样的态度呢?对,傲慢的态度。他想用这样的态度进行提问,来给我施加压力。
 
  再看到第⑦段,“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这里面“狠狠用眼戳着”,写出了“我”目光锐利,如同利剑般直刺教授,表现了“我”对教授的愤怒之情。
 
  第⑧段“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教授为什么突然就“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了呢?联系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教授是因为听了我的回答——“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他感受到了对“我”和中国的冒犯,也明白了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也被“我”的精彩回答所折服。“倏地”就表现了他的极度兴奋,“眼睛明亮”“笑容灿烂”都是教授的内心兴奋的外在表现,也是“我”眼中教授的新形象。由此我们可以作答第3题。
 
  在文章的最后,教授大声宣告了对中国人的尊敬,而那位台湾同胞也跟着“我”送了一口气,与“我”相约去喝咖啡。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段的内容,“我俩并排儿走,不约而同地邀请对方”表明在我们心中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也意味着是两岸青年的共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青年的结成同盟,融洽相处,发人深思;同时,这一段也写出了“我们”内心的轻松,与前文紧张的对话氛围形成了对比。张弛有度,很有韵味。这也是第5题的答案。
 
  02
 
  #参考答案#
 
  1.我在巴黎大学的对话课上,有礼有节、争锋相对地回击了教授的故意刁难,赢得了教授和同学们的尊重。
 
  2.不同意。因为这段内容是对教授的侧面描写,交代了这位教授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的特点,使“我”未见这位教授,先对他已有所了解,为下文回答教授的提问作好了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教授向我提出一系列刁钻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3.(1)“狠狠用眼戳着”形容“我”目光锐利,如同利剑般直刺教授,表现了对教授的愤慨之情。(2)教授此时已被“我”的精彩回答所折服。“倏地”就表现了他的极度兴奋,“眼睛明亮”“笑容灿烂”都是教授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我”眼中教授的新形象。
 
  4.正确答案B,这段细节描写不是表现出台湾同学对课堂对话不感兴趣,懒得回答。而是表现了他同样对教授如此的提问说法表示不满与不屑。
 
  5.内容上:“我俩并排儿走,不约而同地邀请对方”表明在我们心中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也意味着是两岸青年的共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青年的结成同盟,融洽相处,发人深思;
 
  表达上:获得教授与大家的尊重和赞赏后,我俩内心的轻松、坦然与紧张的课堂气氛形成对比,张弛有度,很有韵味。
 
  03
 
  #老师想说#
 
  在写这篇文章时,台湾和大陆交通尚未连接,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富强。因此,有很多外国人会质疑甚至侮辱我们。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已经越来越强大,台湾和大陆直接也建起了跨海大桥。我们走出国门,也会得到更多的尊重。这一切都与祖国的富强密不可分。我们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文明有足够的自信,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能在未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中那如水波般浮动的乡愁,感染了无数人。其实在台湾,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席慕蓉、三毛、白先勇、林语堂、林清玄、蒋勋等,这些作家在作品中诠释着中华文化的亘古魅力,他们的创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作家作品呢?可以分享在下方评论区,点赞数最高的留言可以获得小红包奖励哦!
 
  咱们《阅读满分攻略》4月刊的讲解就到此完结啦。同学们,你们的认真收听是我们不断精进的动力,我们下一季再见,如果还有下一季的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