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哲学思考
李超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给我们工作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新学期,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在家进行线上授课。教师中由于年龄、知识构成、教育观念、对电脑网络的掌握程度不同,大家对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各持己见,我结合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授课经历,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进行解读。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物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首先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利用手边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制作课件,教师结合所带班级的学情,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其次要转换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授课伊始,我看到网上有许多老师网络授课的“翻车”事件,于是有许多人抱怨这纯粹是在折磨教师,因而对这种教学模式抱着抵触的想法。在这种错误意识的指导下,有些教师的授课就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但绝大多数教师能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内心深处认识到“新形势、新举措”,在目前这种新冠病毒威胁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由于网络授课是新生事物,大家只有在大胆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认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这一教学模式的利弊。最终达到获得正确认识而指导实践的目的。反过来,认识又对实践起着反作用,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新认知,又会把我们的教学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空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思想,必会把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现在我们居家上课,对学生而言,每天的一点一滴,都是在进行量的积累。正常开学后,每个人的成绩就会展示出你在这段时期的学习成效,学考、高考不会因为疫情而照顾你,我们只有安下心来,每天对各个学科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在以后的考试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同时“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现在的新冠病毒,的确给我们的工作学习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前途的光明性。目前党中央的政策正确,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执行有力,我们一定会打赢“战疫情”这场战役,我们的学业也不会过大的受其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空中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它的利弊。它的优点有能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地学习、有益于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等等。但也要看到网络学习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尚不放心学生的自主学习、总担心“学生自己能抓住重点吗?”,“这个问题他们能理解吗?”等等,而不敢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交流讨论、自主探寻研究答案。教师经常会采用传统的想法介入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失败或无效学习的可能会加大等等。针对这些,就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抓住重点,抓住主流。
生活处处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空中课堂模式的经验,提高疫情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研处推荐)
1
-END-
作者简介:李超,蒲城中学思想政治高级教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