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国史——亲子文史知识学习册

  诗说国史
 
  ——亲子文史知识学习册
 
  曹少骞
 
  上册·数风流人物
 
  第三节伊尹(五绝)
 
  甲骨流芳捧祖神,竹书显恶指奸臣。
 
  史家欲辨孰真伪,试问桐宫寂寞人。
 
  一、注解
 
  1.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传为家奴出身,原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汤用为“小臣”,助商灭夏,掌握国政。汤去世后,先后辅佐外丙、中壬二君,官为保衡。中壬去世,又立其侄太甲。太甲即位三年,因不遵汤法,被他放逐。三年后悔过,被接回复位。一说中壬去世,他放逐太甲而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回把他杀死,恢复君位,继续任用其子伊陟、伊奋。
 
  2.寂寞人:商代国君太甲。汤之长孙。即位三年,因不遵汤法,被伊尹放逐于桐(今河南虞城东北)。三年后,因悔过,又被复位。一说中壬去世,伊尹放逐太甲而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回把伊尹杀死,恢复君位,
 
  3.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亦称契文、卜辞、龟甲文字等。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光绪二十九年刘鹗编著《铁云藏龟》,首先将甲骨文公诸于世。1928年后对殷墟作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余万片。内容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为盘庚迁殷到纣亡期间的遗物。已经发现近五千个单字,可认识的仅两千个左右,是一种具有文字规律的古文字。
 
  4.《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的编年体史书。晋咸宁五年在汲郡的战国魏墓出土。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又名《汲冢纪年》。述夏商周及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所记部分内容与传统记载不同。此书宋时佚失。
 
  ——以上《中国通史词典》
 
  5.寂寞:形容词,孤单冷清。——《现代汉语词典》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释义
 
  甲骨文显示:商朝后期的国王经常祭祀开国重臣伊尹,把他捧为祖先神;但是古籍《竹书纪年》却将伊尹描绘成篡夺商王太甲王位的大奸臣。史学家如果想辨别上述两种说法的真伪,最好还是“去问”那位被囚禁在桐宫之中,孤单寂寞的商王太甲吧。
 
  三、拓展阅读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史记•殷本纪》
 
  1.古汉语常用词——帝
 
  (1)古人观念中的天神,整个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例句: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汉书•高帝纪》
 
  (2)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帝高阳之苗裔兮。——《楚辞•离骚》
 
  四、古诗格律知识
 
  1.四声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声。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平仄一般规律是在本句中交替;在对句中对立。——《诗词格律》
 
  2.本诗格律
 
  (1)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红体字表示此处可平可仄)
 
  (2)韵:依《诗韵新编》,“神”、“臣”、“人”同属“十五痕”韵目。首句入韵。
 
  (3)对仗:首联对仗。甲骨对竹书,专名词对专名词;流芳对显恶,动词对动词;捧对指,动词对动词;祖神对忠臣,名词对名词。
 
  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
 
  1.以下关于甲骨文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具有文字规律的古文字
 
  B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C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
 
  D光绪二十九年刘鹗编著《铁云藏龟》,首先将甲骨文公诸于世
 
  2.以下关于《竹书纪年》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魏国的编年体史书
 
  B晋咸宁五年在汲郡的战国魏墓出土
 
  C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又名《汲冢纪年》
 
  D此书至今存在
 
  3.以下地点和伊尹有关的()
 
  A莘B桐C亳D阳城
 
  4.以下属于甲骨文别称的是()
 
  A契文B龟甲文字C钟鼎文D卜辞
 
  5.“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这句话中“之”的意思是()
 
  A动词,到(某地)去B人称代词,他、她、它(又指复数)。用作宾语C介词,的D指示代词:此,这
 
  二、判断:
 
  1.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2.“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中“帝”的意思是皇帝。()
 
  3.伊尹姓伊名尹。()
 
  4.本诗是以“伊尹放太甲”事件为写作背景的。()
 
  5.《竹书纪年》只记载了关于战国时期魏国的历史。()
 
  三、诗词运用:
 
  1.从诗中选出一个合适的词完善下列诗句:
 
  洛阳何(),宫室尽烧焚。
 
  2.飞花令——问(唐七绝,贺知章作):
 
  四、阅读理解:
 
  伊尹
 
  商初大臣。名挚,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朴。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之女的陪嫁之臣来到商汤手下。他身为庖人(厨师),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自己的治国主张,后受到汤的赏识,被任以国政。史书上说商汤曾派伊尹潜入夏朝做“间夏”(间谍),了解夏的情况,之后帮助商汤攻灭夏桀。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商汤去世后,他先后辅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中壬后,汤之孙太甲继位,因太甲不理国政,无视法规制度,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桐,自摄行政当国。太甲居桐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还政于太甲。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伊尹放太甲”。居说伊尹活了一百岁,卒于沃丁时,沃丁以天子礼葬之。伊尹在商代受到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
 
  另一种说法是,伊尹为篡夺王位,将太甲放于桐而自己亲政。他自立为王统治了七年,因得不到拥护,太甲乘机从桐宫逃回王都,将他杀死。
 
  1.找出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按时间顺序将伊尹的身份变化排序:
 
  A有莘氏陪嫁之臣B有莘之君近身奴仆C奴隶D间夏E商王朝的辅政大臣
 
  3.按时间顺序将伊尹辅佐过的商朝国王排序:
 
  A中壬B太甲C外丙D商汤
 
  4.用横线划出可以证明商朝早期实行“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的一句话。
 
  5.用波浪线划出,关于伊尹篡夺太甲王位这一说法比较不可信的实物证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1.B、2.ABC、3.ABC、4.ABD、5.B。
 
  二、1.对、2.对、3.错、4.对、5.错。
 
  三、1.寂寞;2.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1.朴(仆)、居(据);2.CBADE;3.DCAB;4.商汤去世后,他先后辅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5.伊尹在商代受到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