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读熟不开讲

  4月6日
 
  很荣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实录《第一次抱母亲》。一共两课时。很想说于老师在第一课时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初读课文的,听了以后深受启发,觉得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因为,只有初读课文成功,才能有后面的教学精彩。
 
  片段一: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么?说说看。当学生相继提出问题后,于老师归纳小结:同学们很会提问题。我们读课文,首先读到的就是题目,读到题目就应该思考,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就是你们的思考的结果,提都很好。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答案在书里。你们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好吗?各人读各人的,开始。
 
  在这个教学环节,于老师首先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提炼梳理,指明探究的路径;接着又明确答案就在书中,引发学生初读课文的激情,可以想象,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的初读肯定是有兴趣、有效果、有收获。
 
  片段二:
 
  师:同学们,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请举手。(学生举手不多)看来,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我再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各人读各人的,一会请同学们站起来读。(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和读第一遍的表情不一样。这一遍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读懂课文了。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
 
  生读,于老师边细心地听他们读边指出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如:句号的地方要停顿一下;这个字要读的轻一点,那句话应该这样读(老师示范读)等等。
 
  就这样,于老师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教学实践中抓住学生想表现、想展示的天性,抓住学生读书的表情、朗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及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读好,让学生初步感知读“好”的标准。
 
  片段三:
 
  师:同学们,两遍课文读下来你们就能读的这么好,说明你们班的朗读水平很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很多遍不一定有你们读的这么好,但是也想读一读,好吗?(老师范读)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教“煮书”。跟我一起写“煮”这个字。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刚才我听你们读,对我有些打击,读了两遍课文就能读的这么好,真了不起。我想,你们听了我的朗读,可能也有一点打击,一定在想于老师有些地方比你们读得好。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好好的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好,开始。
 
  ……
 
  在于老师的第一课时中,学生主动通读文本4遍,没有枯燥的“死读书”,没有有口无心的“念经读”,而是在这种以“疑”激趣、以学生表情激情、以师生间“相互打击”激斗志中明白“煮书”的真理所在。看完于老师的两课时的课堂实录,不难发现,于老师在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得益于第一课时的引导学生“煮书”!同时也让我深受启发:“书不读熟不开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