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玉手纤纤,情态万千

  玉手纤纤,情态万千  
 
  王安卫   (原创 ​王安卫  来源:语文在线高中版
 
  刘兰芝“削葱根”般弹箜篌的手,大堰河那抚摸着“我”的厚大的手,水生嫂那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的手,无不以手传神,动人心弦。十指连心,向人倾诉着内心的私语和独白,手也是心灵的窗户。“手如柔荑”的美丽,“垂手明如玉”的润泽,“十指尖如笋”的玲珑,“纤纤擢素手”的灵巧,人物因手而饱满,手如雀之灵,生动无比,各种情感,尽在其中。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住在蓬门荜户,从未穿过绫罗绸缎,贫女是何等的卑微和清苦;已是待嫁之年,她对美好婚姻也有着强烈的向往,打算请人作媒吧,却倍加感伤,为什么呢?“风流高格调”,指她纯朴清丽、孤高内美的妆扮;“俭梳妆”,“俭”通“险”,怪异,奇形怪状的打扮。世人热趋时俗,贫女不慕时髦,自然倍受冷落。贫女心灵手巧,“敢将”,表现出她在女红上的高超技艺和无比自信;“不把”,态度坚决,她从不凭巧手在描眉化妆方面与人争高低。颔联与颈联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她聪慧勤劳、不尚浮华的品质。年年飞针走线、描图刺绣,只为别人的婚姻锦上添花,自己的爱情却没有着落!贫女即寒士,语意双关,道出了满腹韬略之人被冷落沉埋的悲哀与不平。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茂密的槐树,婆娑的杨柳,蝉声欲颤欲细,暖和的南风初起,碧纱窗旁香炉里的沉香袅袅升腾,沁人心脾,下围棋时落子的声音惊醒了午休的少女,上阕以动写静,突出环境的寂静和人的闲雅自适,视觉、听觉、嗅觉完美契合。下阕写动态美,小雨初霁,小荷才露尖尖角,玉立水中;荷叶随风含露翻转,石榴花像一朵朵燃烧的火焰,景致明媚秀丽,少女陶醉了,端着精美的瓷盆到池边玩水,人面荷花相映成趣,花似人,人似花;水珠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碎而复圆,少女喜悦的心,如此单纯而玲珑剔透!本词以描写手法为主,把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融为一体,构成了和谐生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
 
  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重阳佳节,登高眺望,故乡家人让作者魂牵梦绕。面对青山,归雁掠空穿透了思乡的心,牵引着疲倦的仕宦之人落寞的情怀,他的一生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两鬓苍苍的他,早已厌倦了龌龊的官场,打起精神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无限惆怅油然而生。诗人回忆昔日欢娱的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琼浆,频频举觞酣饮,红颜玉女弹奏琵琶,声色动人,绚丽热闹,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孤寂的心境。瑟瑟秋风吹着满头白发,明日的菊花娇姿不再,蜂蝶也发愁,花开易落,人生易老,垂垂暮年,叶落归根,不再“心为形役”。末句以景结情,茫茫天涯,一抹斜晖融化了寒鸦的翅膀,苍凉微茫中,游宦漂泊情怀、倦客思乡之情如泣如诉。
 
  菩萨蛮•虎丘舟中有赠
 
  清•赵执信
 
  波光摇曳亭亭塔,画船明月相逢恰。
 
  比塔似侬情,一层还一层。
 
  红灯明玉手,笑语香生酒。
 
  催别怨晨钟,乍欢成梦中。
 
  画船载酒轻移湖中,月光皎洁铺满水面,虎丘塔清丽的影子倒映水中,摇曳多姿,显得高峻挺拔。“恰”,是“塔”“船”“月”的相融,还是作者与歌女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巧合,抑或兼而有之。“我”对你的情感如同虎丘塔一样,层层升高,稳重永恒,比喻信手拈来而浑然天成。红灯下,歌女姿容生辉,十指纤纤,玉手绵绵;歌女樱唇含笑,推杯换盏,酒香情也香,连笑声都香得如此醉人心魄,通感手法的运用再现了作者的欢乐与自得。晨钟敲响了,离别的时刻到了,刚才的惬意就像是一场梦幻,埋怨中回味留恋着“乍欢”的滋味。妙用修辞让本词妩媚而不狎邪,在才子佳人式的诗词中属上品。
 
  作者简介:
 
  王安卫,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