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高考作文材料简编
佛山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组:李印
1
引言
“中新网6月19日电:疫情期间,今年高考在命题方面会有什么变化?在今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回应称,今年的高考命题重点是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三个方面开展。”其中“铸魂育人”作为高考语文考试新内容,这一新提法尤其值得关注。铸魂育人与立德树人虽有联系,却不等同。“魂”是“德”之精华、统领、根基和底色,“铸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由此观之,铸魂是立德之途径,立德是铸魂之目的。必须让考生对此有清晰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不揣浅薄,聊作芹献,请各位大师斧正。
2
铸魂育人概念阐述
铸魂育人:此处的“魂”指思想的精髓,优良的品格,崇高的精神。铸魂育人比喻用冶炼、熔铸、锤炼、雕琢的铸金方式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这一概念特别注重构建人的精神支柱,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如:铸民族魂、铸中国魂、铸军魂。
3
高考押题作文示例
模拟作文(一)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行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魂”是“德”之精华、统领、根基和底色,“铸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的思想灵魂包括“信仰、价值、精神”三重世界观。因此,就当下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理想信念是“魂中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中之介”,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魂中之基”。
振兴中学以“铸造民族魂,实现中国梦”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作为振兴中学的学生,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征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示例(来自网络)
中华魂
拳拳赤子心,浩浩中华魂。——题记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敲响那一排排古老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倾听中华璀璨的传统文化,轻抚一丝淡雅的怡人墨香,细品一首动人的古典诗词,深思一段悲切的历史古韵,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阴,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想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心中都凝结成了三个字——中华魂。
怡人墨魂
翻开曾经练过的字帖,我那幼稚的笔迹密密麻麻的铺排着,一笔一画,都努力的模仿着名家的笔迹,不是很流利,不似书法家写的那样苍劲中带着优美,轻抚着这有些泛旧的字迹,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的书法家用心写下这个字的心情,豪迈的字仿佛牵动着书法的魂魄跃然纸上,生动而活泼;更仿佛能看到他铿锵有力的手挥洒出的字在洁白无瑕的纸上像龙一样奔放,像蛇一样妖娆,他手中的每一次起笔,每一次玄真,潇洒的挥笔,豪迈的收笔,无不带起一阵阵笔墨清香萦绕鼻间,令人心旷神怡。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墨魂”吧!是曹雪芹“日望西山餐暮霞”的气魄,是李白“两岸青山”相对而迎的热情,是屈原“披发而吟”的“朝饮兰露,夕餐菊英”的浪漫,墨魂如此怡人,是从字中能感悟到希望与觉悟的。
动人诗魂
中华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除了曹雪芹、李白、屈原,其他名家也是数不胜数,名篇更是经典到无可复制,在诗的海洋里遨游,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四季变换,读出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览物之情,还可以看到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大好风光,体会到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已经春水向东流”的人生感慨。
古诗词就如日记一般,它寄托着使人内心由衷的感慨,寄托着诗人心声字词一间,隐藏着诗人无力言发的隐秘。古诗词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悲切史魂
欣赏过书法,品味过诗词,心中却突然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我中华这样璀璨辉煌的文化,却经常要受到暴君的抹杀,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名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写出了动人心弦的“心声”,而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他们最最宝贵的生命!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经历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名族灿烂的文化一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是一部永远也说不尽也道不完的宝库,任凭风吹雨打,任凭刀枪的碰撞,任凭心中的怨恨与失望,它依然在我伤心中屹立,依然抵住寒风凛冽,笑看狂风。
总有一种感动令我泪流满面,总有一种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它就像轻嗅一缕墨香,品味一首古典的诗词,深思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全融在这里,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凝聚着华夏民族的文化魂,这就是中华魂。
我为自己的民族骄傲,为自己的祖国自豪,为有着这样文化的中国而激动不已。紧握拳头,默默起誓,我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一定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蒙羞,要将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眷眷赤子心,浩浩中华魂。打开文学之窗,翻阅古典书籍,萦绕的是自强不息,忠心爱国的中华魂;掀开哲学面纱,历数哲人典句,启迪的是充满智慧和先进意识的中华魂;走进艺术走廊,品鉴书画字帖,丰盈的是美丽、不朽、珍贵的中华魂!
当我们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时,我们便可以从文学之窗、哲学之门和艺术走廊开始去一点一滴拾起民族的节操,一字一句书写民族的灵魂,也学会肩负起民族重任,找回民族之魂!
花开花落,留下的只有历史,物是人非,留下的亦是历史,而历史中却含着支撑华夏民族千年不衰的民族之魂——中华魂!同学们,让我们肩负起中华重任,寻求历史陈迹中最宝贵的中华魂,进而探索未来的方向,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长久的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让中华魂萦绕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每个角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