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十五岁的自己

  致十五岁的自己
 
  西安高新一中高中部高一八班李心怡
 
  致十五岁的我:
 
  二十年前,我想,你还在为未来的道路茫然。你想去远方,却不知远方为何物,而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但那场突如其来,如阴云般在神州上徘徊了数月的疫情,却给了你思考的时间。阴云散去后,明亮的不仅是天空,还有你茫然的内心。
 
  你选择了一条从未涉足的道路。做了一名记者。
 
  疫情最严峻的那段时间里,城市一个一个地被封锁,唯一的桥梁就是网络,唯一的媒介就是记者,抗疫外第二重要的战场就是新闻战场。信息的孤岛间,一只只木舟昼夜往复于不安恐慌的海面,记录下了真实的数据现况与真挚的情感。摆渡人累了,便阖眼稍憩,抹把汗水,稳一稳颤抖的双手,继续执桨迎面那未知而孤冷的大海。那些确切的数字与真实的描绘,让你重获了安全感。这是你第一次深切地感到了媒体的重要与温度,因为在那场疫情中,无人是旁观者,你切身体会到了因为信息空缺而产生的焦虑。你渴望只身深入信息的第一线,渴望做那个传递声音的人。冲动与向往溢满了心口,你打开窗子,渐渐泛蓝的天际上,两只白鸽衔来了鲜嫩的绿意。
 
  疫情让你看见了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职业追求,也决定了你想要到达的高度,那就是真实。
 
  毕业时,新媒体正如火如荼,铺天盖地的消息在网络上一闪而过。招聘的人告诉你,坐在办公室里便可以有现成的材料只待编写,舒适的环境与短期内不菲的收入足以使每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心动。你在宿舍里徘徊犹豫,突然瞥见了一张小小的照片,那是武汉封城时的街道。你想起了那段封闭的日子,想起了即使在这种危险的时刻,仍有媒体工作者身赴一线亲自取材,将最新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群众。真实是要靠自己的双腿跋山涉水,探寻出来的;真情只有在倾注心血探寻的过程中才能迸发。你回头看看那被描绘出来的美好图景,竟是繁盛中暗藏颓败,光明下隐含无为茫然。你摇了摇头,选择了从最传统的媒体做起。
 
  你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却遇上了瓶颈。在一起事故的报道中,你由于没有及时赴往现场,信息匮乏,对于当事人的采访难上加难。你面对寥寥无几的资料,在深夜里毫无头绪。现在的你应该也清楚自己的弊病,最喜欢用大段的描写粉饰文章。十几年过去,这个问题仍未解决。无计可施之时,你想到写当下流行的“伤痕文艺”,以掩盖资料的不足。打开文档,你正要动笔,却看见了那份保存了十几年的报告稿件,是疫情期间对医护人员的采访。无奈,不安,希望,坚定,诸多情感复杂却不杂乱,在朴素的描写与一问一答中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好似一张白描,最真实也最动人。当时,不乏华丽的文章与报道,却只有这一篇令你感触颇深,那些空中楼阁空有外表,却无内在,不仅无法打动人心,还使前线的情况如隔纱雾,朦朦胧胧中的不真实令人不安与烦躁。灾难之下,真实即尊重,真实才能抚慰人心,触发与留存宝贵的真情。你抹了把脸,鼓足了干劲,跑遍了当事人的住处,碰了无数次壁,写成了令自己与读者满意的报道。
 
  一场疫情,让你走上了记者的道路,去记录真实,诉说真情,也让你看到了这个职业最高的理想追求。你曾为战场中“一手持枪,一手执笔”的战地记者感染,为直面社会黑暗的暗访记者而打动,也目睹了抗疫时记者的勇敢与坚定。疫情后,你一直在向前走,但心中总有一个地方是留给当时的感动,灾难中展现出来的媒体素养不仅让你对此心向往之,还指导着你这条道路该如何去走。
 
  相信我,二十年之后,你成为了人们的眼,帮助他们看见更广更深的的真实;你成为了人们的双腿,帮助他们将真实与真情传递到四海八荒。你有过成就,也有过遗憾。这一切,都起步于那个没有硝烟的春天的战争,都要从你的现在开始书写。
 
  二十年后的你
 
  2040.4.17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