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望浏宁四月联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勠力同心,齐抗疫魔,许多一线人员,不辞辛劳,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在抗疫战场,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与疫魔作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目前,部分地区为了表彰广大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纷纷出台各种关心和嘉奖政策,其中包括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今年参加中考的子女基于10-30分的奖励等决定。我省有关部门也预备出台相应的表彰奖励政策,为慎重起见拟召开一次听证会,就是否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今年参加中考的子女加分和是否还有其他更具科学性、全局性和公平激励性的奖励办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证。
假如你被邀请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听证会,你会发表怎样的意见?请事先准备一份书面发言稿。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学生优作
为众人抱薪者,应回应其火光
望城二中高三304班谭葭锦
指导老师:柳晓红
各位嘉宾,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叫陈心,是本次听证会的一名中学生,我赞成给一线医护人员今年参加中考的子女加分,因为为众人抱薪者,应回应其火光。
总是有一群勇敢的人,把中国保护得很好,他们甘当牛马,愿为野草,无愧于英雄的称号。但,哪有什么英雄可言?只不过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同样也是父亲是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从摁下请战书的手印起,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肩上扛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价值几何,医护人员就价值几何!
疫情暴发,使我们宅家日子拉得很长,一些家长借此与孩子亲密相处,加深感情,更有时间和精力监督子女学习。而一线医护人员呢,匆匆被调往前线,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甚至连见一面都举足为艰。只能在难得的空余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或是隔着医院的玻璃橱窗送上深深的吻,或是用马克笔在防护服上写句鼓劲的话,或是发一段视频给相互牵挂的家人。他们的子女谁来陪伴?
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父母一方吗?不是还有祖父母亲戚吗?不是还有志愿者和老师的额外关照吗?但是,这就能替代父母的亲自照料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的陪伴更是重中之重。疫情期间,我听到一个新闻,山东医护张静静在援鄂返乡隔离期间心脏猝死。她的丈夫在援非,女儿还只有五岁,若非发生如此悲惨的变故,我们怎么了解那个年幼孩子的处境?她有没有在无边思念中无助呼唤父母?一线医护人员留守家中的孩子,要有人站出来,去关注他们的学习,去了解他们的需要,去抚平他们的忧伤。今天听证会的召开,正是在传达一种关爱、善意,用政策的温暖,弥补父母陪伴缺失的遗憾。
有人会说,奖励一线医护人员的方式有多种,中考加分不适合所有人。是的,奖励因人而异,这正是勤政的体现。对于今年有子女参加中考的医护人员,加分恰恰是最贴心周到的奖励。
首先,打赢战役,离不开众多岗位工作人员的同心协力,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病毒零距离接触,感染风险最高,工作方式最难,防控责任最重,贡献力量最大,他们的专业素养无可替代。加分不是人人有份,只给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加分,突出重点,实在无可厚非。
其次,教育公平,既要考虑个人努力,也要考虑外部环境差异。不然,不同省份,为何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录取分数线高低有别?照顾薄弱地区,也是一种教育公平。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既缺少父母监管,又时刻为父母安危忧心,肯定会影响学习状态。酌情加分,实属雪中送炭。
再次,爱的端口,总是朝下。凭借自己以命相搏,为子女争取更优质教育资源,为子女前程铺一段路,恐怕比放假、发奖金更合乎为人父母者意愿。危难之中,勇敢为国分忧;危难过后,国家不会忘记。子女将感恩父母,效仿父母。家国相连,实乃正确导向。
为众人抱薪者,我们应回应其火光,不能让他们冻毙于风雪,不能让他们忍痛暂别的子女哭泣于寒冷孤独中。无论是中考加分,还是其他方式,解战士之所忧,缓英雄之所急,让每一个家都有温暖与幸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