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目送

  目送
 
  中雅培粹学校1819林宥含
 
  指导教师:谢晓娟
 
  轻风带着丝丝阳光的香味钻进洁白的窗纱,阳光柔软得仿佛能沁出水一般,静悄悄地在床头化开。那本青绿色书皮的《目送》,微微颤动着页角。
 
  十四岁那年的六月天,太阳吝啬地将身子藏进了厚实的云层,我穿着深色的衬衫,下车,挤在深色的人群里。大人们沉默着,压抑着,偶尔低下头窃窃私语。我嘴唇紧闭,随他们进了一间敞亮的屋子。
 
  我的爷爷,那个半月前还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着年轻时做记者经历的老人,此时合着双眼,平躺在屋子中央的棺木上。我盯着老人苍白的皮肤,耳畔,是父亲沙哑着嗓子叙说着爷爷生前的那八十来年岁月。眼前如相机镜头还未聚焦的画面,在白光下一片模糊。
 
  回到家,我蜷缩在沙发上,抱着一本得知爷爷已经离开的那天夜在书架上找来的书,青绿色封面,还是新的,封面上用粗体字印着书名《目送》——我还记得,这是十二岁的生日上爷爷送我的礼物。父亲开门进来,坐在沙发的另一侧,他憔悴的脸上努力牵起丝丝坚强笑容:“这是爷爷送的?”我轻轻点了点头。父亲抬起手臂,大掌落在我的肩头,他将我揽进怀里,翻开了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为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二人的目光一同拂过白纸上的黑字,片刻,指尖摩挲过纸页的纹路,一页翻过,龙应台和华安的分别继续着:“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我想象着华安带着行囊站在街边的人群里,一辆公车来了又去,街边便只留下一只寂寞的邮筒。字里行间里,我仿佛看到了一双隔着数层楼的高度和厚玻璃窗的眼睛,一双盈满母爱的温柔与酸楚的眼睛。
 
  双眼又一次被模糊了。
 
  书页再次翻动,一幅小心翼翼地落在文字排版空处的画带着惊喜呈现。黑色的墨迹细细勾勒出一个女孩的背影,周边是宽阔的广场——“看到摩天轮便松开我的手跑开的小孙女。”爷爷生前的字迹瘦劲清峻。霎时间,多年来寥寥数次回家看望爷爷的画面一帧接一帧闪现过脑海——那栋旧楼的小电梯门口,每每在短暂的相见之后,总会站立着一个久久不愿离开的身影,直至厚重的电梯门完全合上的最后一刻,还能自细缝中看见他最爱穿的那件军绿大衣的衣摆。
 
  他是否曾在那些不曾相见的日子里期盼?是否想在孙女临行前用她最爱的糕点塞满背包时留她吃完晚饭?是否曾在电梯门合上后站在楼道里数着楼层显示屏上的数字不离开?
 
  眼泪溢出眼眶,我不知道,也不敢再想。
 
  “爷爷啊,天生就擅长画画。你小时候他就常跟我们说,你啊,像他!”父亲的声音随着泪珠打湿了书页的声音响起。视线稍稍清晰些了,默读继续着:“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次,这最后一次,终于换我来目送他了。
 
  约莫一年后,我初三了,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早春的中午,我回到校内托管,进门,诧异地望着许久未见的外公。他递给我一个红色的小保温桶。打开一看,热气携着鸡汤的浓香轻轻敷在脸上。
 
  外公离开前,叮嘱我以后每天早些来趁热喝他送的汤。我咬着筷子,听着他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那张青绿色的书皮浮现在眼前。
 
  我冲出托管,楼道里,阳光钻过防护栏的空隙,我朝着楼下的身影,清了清喉部的哭腔奋力大喊:“外公!注意安全!”老人回过头在阳光里笑着,随后转身,慢慢地走,慢慢地消失在拐角处。
 
  书架上的《目送》已经被反复翻阅过数遍,那段关于目送的文字,卷着关于爷爷的回忆,包裹成一块扎痛了心底的石子——奶奶,外公外婆,爸,妈,如果这一次我放慢脚步,拜托,你们能不能也慢点,再慢点离开?
 
  指导教师的话:
 
  班主任告诉我,孩子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自己写哭了;在给学生分享的时候,不少孩子读哭了。所以,想着给您看看,听听您的意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