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可能由贪食野生动物而引爆的疫情,从武汉开始,蔓延到湖北、全国。至今已有几万名医护人员从全国赶赴湖北,其中不少人感染,一些医生和护士为此献出生命……
此时,疫情数字不再凶猛增长但每天依然上升。许多地方人们已急不可耐地走出家门,赶集、逛商场,坐露天茶馆;诸多企业陷入困境,纠结着何时复工;毕业班家长和学生焦急万分,期待着早日开学。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学校纷纷大搞网络授课。我们不去多想疫情为何而来,却急切盼望疫情赶快结束,恢复忙碌和急切的生活。也许藉由这场大疫,我们真该“停课不停学”,学着去重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当你终于走出家门,重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和校园,你最深切的感受和愿望会是什么?请自拟标题,写作成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让意外“停电”给我们“充电”
1702班胡进
指导教师:李兰
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你我生活节奏——黯淡了灯红酒绿,远去了知己相聚,便捷的生活突然“停电”。如今生活再次“来电”,我们重回熙攘街头,但“停电”岁月的记忆,有可能正渐渐褪去。
真该如此吗?不,我想疫情这场灾难的使命还远未结束。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告诉我们——苦难本身没有意义,但倘若我们能从中反思出些什么,它便被赋予了意义。是的,我们疫情结束了,但影响不该结束——我们要用反思,将“停电”岁月化为不竭能源,为未来“充电”。
用“停电”为我们“充电”,以教会我们珍惜此刻的生活。经历了一星期囤一次食物,以及许久吃不到绿色蔬菜的困境,会发现食堂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标语是那样真切;经历了线上学习的疲惫,会发现曾经习以为常的课堂显得那样弥足珍贵;长久地闷在家中,会发现能出去散一散步,看晴空鹤飞,听风来疏竹,是那样美好……我们是没有经历过物质缺匮乏的一代,而这次疫情,也许让我们对“生存”这个词有了第一次真切的触碰。生存从来不是易事,我们太久太久,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当我们由此学会珍惜、学会正视、学会感恩,我想,万恶的疫情,不也被我们赋予了意义,成为了我们价值传递的课堂吗?
让“停电”为我们“充电”,来促进人类整体的进步。人类历史上大疫周而复始,科学家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消灭疫情?《切尔诺贝利》、《鼠疫》中人性的弱点仍会出现,国家顶层设计者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民情迅速得到反映?灾难中谣言迭起,人心惶惶,媒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给舆论场一颗定心丸……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思考。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有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的确,我们必须明晰疫情与你我息息相关,明晰我们要为人类整体尽到自己的责任。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你是否理解了疫情数据的严肃性?假如你是商人,你是否看见疫情背后未来社会需求?假如你是学生,你是否明白自己要走出象牙之塔——学习是为了更好承担责任?
阳光驱散了阴霾,但我们不能忘却,曾经在黑暗中,我们痛斥、我们愤怒、我们恐惧、我们彷徨、我们痛哭流涕……我们不应把曾经看到的人性之恶掩埋,我们不能将过去所见的真实问题忘却。阳光正好,照耀着新世界。此刻放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待答问卷。我们一定要答好那些疫情中直击心灵的深刻问题。
加缪在《鼠疫》中描绘的“人们忘却鼠疫,再次投入日常狂欢”的画面如此让人痛心。我相信,倘若我们能不忘疫情,常思常新,我们一定会冲击到悲剧命运之轮,就让意外“停电”为我们“充电”,让我们能量满满,去开拓一个更好更美的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