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食堂里的“疯狂朗诵”:无限的理解,有限的宽容

  如何看待食堂里的“疯狂朗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某高校一食堂,上午8时,正值用餐高峰,13名学生突然站成一排,对着正在用早餐的同学们大声朗诵马云的一段演讲词,立刻吸引了无数惊诧的目光。原来是学校演讲社团的同学为了练声兼炼胆,专门在食堂等人数众多的地方进行的“疯狂朗诵”。食堂“疯狂朗诵”持继了一个多星期,而且他们准备发展到公交车或地铁上。不久食堂管理人员与保安人员对食堂“疯狂朗诵”进行了劝阻,朗诵活动被迫停止。
 
  这一事件引发了师生们广泛的争论。“疯狂朗诵”的理解与支持者认为:演讲的内容励志,而一边欣赏朗诵一边就餐,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乐趣之一;甚至有不少渴望提高胆量与演讲能力的同学加入了这一群体。也有不少师生认为不够合适,毕竟是在公共场所,影响了他人的生活……
 
  对于这一事件,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呢?请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现实,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无限的理解,有限的宽容
 
  雅礼中学1804班彭彦棋
 
  指导教师:罗洪眉
 
  当青年学生在食堂高声朗诵,当演讲社团社员们在公共场合齐声练习演讲,大多数看客的目光都渗着理解:年轻人“疯狂”一点,想来是要补偿过去青春日子里,没试过的挑战。
 
  我理解。然,理解无限,宽容有限。井然有序的社会当然能够理解每一颗年轻的心背后的渴望与理想主义,而社会秩序与公共法则,只有其“有限”的宽容。
 
  “疯狂朗诵”正如其名,有其“疯狂”的特点:只是朗诵他人讲稿,无所谓表达;只是年轻人“练声壮胆”的练习,无所谓“视听盛宴”:不是偶尔一两次的试水,却是持续长久的活动,日复一日。更为“疯狂”的是其在公共空间--食堂进行。仅以食堂的公用性、功能性与消费性而言,“疯狂演讲”的行为本就是一种反常,是不需要理由就能禁止的。拒绝宽容,我们理直气壮。
 
  而,当这一切与“年轻”和“自我锤练”挂钩,也有不少人表示理解,甚至有想法成为“疯狂演讲”的一员。你说,既然学生们都年轻,初心也都积极向上,为什么这个社会不能更宽容一些呢?
 
  诚然,中国的基础教育对于“公众演讲”这一领域是缺少的,我们明白。而高校学生迫切地为自己补课,渴望自我成长的急吼吼的心态,我们理解。每个人都会年轻、年轻过,谁不能对年轻人的目标与理想感同身受?
 
  但,情感上的理解终究不能与秩序的宽容划上等号。理解来自于情感上的共鸣,而宽容是行为上的让步,是秩序的妥协。理解是每个个体开出的支票,单位是个人;而宽容是集体对于一小撮人的容忍,迁就一人而动全身。在食堂享受一顿清醒的用餐,才是大多数人的要求,才是公共空间的秩序;若用“理解”的名义胁迫每一个个体去接受“疯狂的朗读”的洗礼,才是“道德绑架”的病态。
 
  世界因果,盘根错节。若谈理解,谁不能自圆其说?摔倒的老人诬陷扶起自己的路人,原因是家境贫寒而无医保,可不可理解?恐怖组织创造新的仇恨,是为了抚平童年时期的旧仇创伤,有没有可理解之处?若社会以理解为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委屈,每个人都可以讨一个说法。中国青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公共表达能力的缺乏,是制度之殇;大学生急于提高自己的火急火燎的心态,是急于求成,但二者都无法作为“疯狂朗诵”侵略公共空间、讨要社会宽容的理由。
 
  “疯狂朗诵”终究是一次宝贵的尝试:它让青年人看到,这个秩序严谨的社会对每个人的宽容都是有限的。习惯了家庭、校园的“轴心”身份,习惯了拿“意气”作通行证的高中生走入大学,走入社会,确实需要这样一记警钟:集体的理解可以无限,社会的宽容确实有限。
 
  可这个世界,更是包容的。
 
  “疯狂朗诵”的成员们不要吃了一次闭门羹,就忘了仍有许多提高自己公众表达能力的其他途径。各种演讲、辩论的课堂,各种正规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各种解说与支教,不正是给了学生们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舞台?门类众多的演讲辩论比赛,不正是我们激发自己潜能的最佳契机吗?正因其包容,这个世界在划分出条框规矩之时,更划出了更多让青年人实现自我成长的通道。
 
  著名心理学教授陈海贤曾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年轻人正处生命蓬勃、朝阳放光之时,与其突破秩序宽容的界限,不如踏上秩序包容的道路,积极与世界互动,施展拳脚,未来方有更广阔的的天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